第48章 李勣道长

第(2/2)页

不时的发出疑问,或给出自己的见解……

                时间匆匆,近一个月过去了,天气也更冷了。天昏昏沉沉的,时不时还下起了一小会儿的小雨。

                李勣还是道士打扮,带着二十多个道士出了长安城。在经过灞桥时,却不小心撞倒了一老头。

                那老头看是一个道士,便不想过多计较。可是看到道士的脸,他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多看了两眼。

                这老头正是为杨义修水坝那张老汉,今天是跟大总管杨云,到京城打听杨义的消息。

                由于口太渴了,他就快走几步,想到路边的茶摊喝口茶润润嗓子。却不巧,被同样赶路的李勣给撞了个狗吃屎。

                李勣,张老汉自然是认识的。前阵子,程咬金奉旨到金沟村赈灾,程咬金问他借钱粮,他没借。

                但眼看程咬金支撑不住时,他们这些武将便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金沟村,搭起棚子加入赈灾队伍。

                张老汉就是在那时候去喝粥时,听到了国公府的人说话,知道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公李勣。

                张老汉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这个道士打扮的李勣:“尊下可是英国公李勣李大将军?您怎的做起了道士?您……”

                李勣奉召从边关乔装打扮秘密回长安,一路上没有一个人能认出来。如今要回去了,却在这灞桥被人认出来了。

                他心里不由一突,若是这里有言官,自己将要倒大霉。不等张老汉把话说完,连忙解释:“这位施主认错人了,贫道自幼在武当山出家,今次乃首次来京城,在此之前从未到过关中之地!再说,如果贫道乃李大将军,还用得着装扮成道士出入,岂非多此一举!”

                张老汉听了李勣的解释,不但没消除怀疑,而是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可是人家不认啊,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正在这时,杨云走过来了:“张伯伯,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带了水,不要为了喝口茶,把自己的老骨头给摔散架了。身体没事吧?摔着哪里没有?”

                杨云老远便到张老汉被一道士撞翻在地了,但由于人多车多,没能及时的过来。

                此时他看向李勣,也微微一愣:“李大将军,您怎的这副打扮?”

                李勣满脸黑线,他以为自己这副打扮,没人能够认出来。自回京后,常常以此向李世民炫耀,没想到今天却在阴沟里翻了船。

                李勣清咳了一声,压低声音:“某有特殊使命,勿要声张!”

                杨云、张老汉听了李勣的话,也是左右看了看,见没多少人关注这里,他才松了一口气。

                杨云问李勣:“李…道长可是从城中来,不知可有我家小郎君的消息?”

                李勣听了杨云的话,眉头不由皱,反问杨云:“杨小…郎君进宫面圣,难道没和你们说?”

                他也不明白李世民派杨义去做什么事情,但皇帝派他出去做的肯定是大事。皇帝不说,自己也不好多问。

                “我家小郎君进宫面圣这事我是知道的。记得月前,我和小郎君在平康坊分别时,他是和孙神医上了陛下的马车走的。但这一去就是一个月,没有半点消息,实在叫人担心。”杨云回答李勣的话,神情有些担忧的样子。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们不必担心,陛下派他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必就要快回来了,你们不妨安心在家要等待便可,不必到处打听了。”

                杨云、张老汉听了李勣的话,精神不由一震,随即便无心再聊下去。各自又寒暄了几句,便匆匆告辞而去……

                杨义在居林村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王艳,他便再无心做事。

                整天就窝在王艳的院子里,名义是王燕身体很是虚弱,要慢慢调理。自己身为医生,要对自己的病人负责,病人的病情不好转就不离开云云。

                连那些传授种痘之事,都交给常在他们去做了。杨义相信,有他们五个人解释,还有居林村全村人做证,不会再有人质疑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了。

                日子匆匆,又一个月过去了。天气渐渐转冷,再也没有听到有新的天花病例出现。

                杨义指示,要将防护放在第一位!并上疏朝庭,赶快调拨物资。利用冬季将天花传染过的村庄、衣物、死者等,都一把火烧了,这样可以避免明年天花再次卷土重来。

                杨义记得,天花这种病毒是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天气越炎热,它就发得越猛,天气越严寒,它便消声灭迹。

                如不注意防范,第二年天热时,便又会卷土重来。

                李世民显然非常重视杨义的奏疏,还未经朝议讨论,便令民部立刻调拨物资,争取在三天之内完成。

                同时,李世民还送来了口谕和金牌一面,令杨义务必查清天花暴发的源头,如果有需要,可先斩后奏!

                原本杨义还想赖在王艳那里,不去执行李世民那什么鸟事。可架不住王艳的规劝,杨义没办法,只好依依不舍的出了庄,带着那十个兵痞查案去。

                杨义对查案不在行,但在后世看过许多部关于类似的电视剧,应该从里面能学到一些。

                杨义先是对这十人安排工作,什长和其他七人为打手,小六子做笔记。因为杨义发现这小子不仅识字,写字的速度也超快。

                在这个年代,速度就是金钱,抄书的更是如此。要想抄书快,首先得识字,其次是字好看,最后就是笔速一定要快!

                安排好了之后,杨义便展开了走访工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查鹰钩鼻的死因!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