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火爆售书

第(2/2)页

定了发书的日期,让那些还没交钱的后人赶紧过来把钱交上,还列了一小份名单。

        这让那些名单上的人恨得牙根痒痒,不是他们不想为了自己先辈的名声所想,实际是他们已经穷的叮当响,哪还会有钱去买名声?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首售的日子临近,各路大神都急了,三天两头的往杨义家跑,就怕杨义将他们写得不堪,或者把他们见不得光的一面也写了出来。其中最着急的是程咬金,因为他压根就没给杨义一文钱,他数次出入冠军侯府,每次都是聊杨义和程处默结义之事,还经常以自己是杨义的半个父亲为由,既不给钱,还想要好名声。

        原本杨义就对程咬金这个角色非常头疼,如果对方真给钱了,他该怎么创作?还是按照原来的套路,写他三板斧的事?

        可如今却不用多考虑了,这家伙一文钱都不给,除了那三板斧本事,还有什么?这种铁公鸡还想要名声,不将他写成杀人放火的淫贼就不错了。

        首售当日,杨义特意选在众大臣旬日的前一天。他知道,如果这书一旦传开,这些官员肯定会拿着兵器往他家跑,特别是看到义薄云天单二郎那一段,肯定被打烂屁股。

        其实杨义早在月初就开始准备这一期的《旬日杂谈》了,但为了尽可能多印些出来,还要保证每一期的正常发行,他又增加了一百多人分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印,终于在售书的前一天赶出了二十万册。

        按目前长安城的人口,能用一贯钱买《旬日杂谈》的,就这么多人了。

        由于先前已赚了三十万贯,杨义决定采取半卖半送的营销模式,只要吸引更多人看后,以后看情况再加印、加价就是了。

        售书地点放在四个地方,东市的墨玉轩门口、平准署旁,平康坊,西市的第一家。可令杨义没想到的是,现场的火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拍卖会。

        先前制定先排队后买书的规矩,在这些仗着身份涌进前面的权贵下人面前,变得混乱不堪。他们个个穿着光鲜亮丽,手拿大布袋,里面沉甸甸的,明显是铜钱。

        他们是奉主家的命令来给杨义捧场的,而他们的行为除了不守规矩外,并没有给杨义丢脸。

        杨义命人抬出一捆捆,用纸包好的崭新的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当书打开的那一刻,众人眼前一亮,只见这些书都是用油彩印出来的彩色封面,上面有四个提着兵器的武将,看起来甚是耀眼夺目。

        这时候虽然也有线装书出现,但都不是官方出版的,也不是官方制式的制书方式,而且还都是黑白或蓝色封面,并没有这种彩色的。这种彩色的封面直到民国的时候才出现。

        “大家不要抢,都排好队,一贯钱一本,买一本送一本……”

        “都排好队,听到没有?”

        杨义和众多下人喊得喉咙都哑了,但有了那些权贵家的下人为榜样,后面那些商人或其他百姓哪会遵守什么排队的规矩,纷纷拿着钱就涌进到前面,丢了钱拿了书便走。

        先拿到书的人立刻转出去,找个人少的地方看了起来,看到激动处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笑的人多了,笑声便传得老远,也传到了售书现场。

        当那些笑声传过来时,买书的人更加急眼了,纷纷挤着嚷着让拿书的人快点出去,别磨磨蹭蹭的堵在那里。

        平准署旁的火爆场面跟打仗一样,拿到书的人笑得合不拢嘴,没拿到书的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对排在前面的人破口大骂,但没出现不排队的现象。

        这个店面是由杨云主持售卖的,这里因靠近平准署的关系,并没有像杨义那边那样乱。不是这里的权贵下人不按规矩,而是平准暑就摆在那儿,谁敢乱来?

        平康坊那更加混乱,这里没有杨义和杨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坐镇,只是派了个管事在那里看着。那些纨绔子弟又有哪个人会买这些人的帐?一个个冲了进去把钱一扔,拿了书就走,走到外面和相携而来的美人看去了。

        西市主要是供应那些商人的,这里场面比其他地方更加火爆。人们除了买米外,更多的人则是来买书的,有的商人是整捆整捆的买,丝毫不心疼钱似的。

        这令那些门阀羡慕不已,他们先前虽然已经和杨义握手言和,但基于某种隔阂,还是没有生意上的来。

        一位浴室看到这种场景,不由感叹了一句:圣贤之言不如粗鄙之词,悲哀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