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催!催!催!

第(2/2)页

烟。

        人员和地盘失去秦皇都不心痛,心痛的是粮食,这两郡算是秦国的大粮仓,大部分粮食物质被洗劫一空,不但来年秦国要闹粮荒,而且准备征收后送往前方的粮草没了。

        秦皇知道数百万大军人吃马嚼,所需粮草物质那可是个庞大吓人的数字,不尽快打开局面,就地筹措粮草物质,就不用攻打联军了,他们自己就因为没粮崩溃了。

        所以他再次派出特使,带着他措辞严厉,带着杀机的圣旨去督促武岳候进兵了。

        “再传朕口谕,一个月为限,再无进展,让武岳候和晋阳侯提头来见。”

        特使告退时,秦国冷着脸又加了句口谕。

        显然秦皇有些承受不住压力了。

        他派大军南下,明显有斗气之嫌。

        开始时朝臣们都没有明确反对,毕竟上次舞阳候损兵折将,一败涂地,接着晋阳侯也败了,李贝奉被刺身亡,秦国前后几百万大军损失一大半,最后谈判时又被张显狠狠宰了一刀,让秦国大跌颜面。

        即便是抱着报复心态南征,群臣也不能说是么,即便反对者,也持着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也就是不参与的心态。

        数百万大军,也算是秦国大半武力了。

        成功了没的说,喝酒庆贺,拍拍秦皇马屁,大家欢喜。

        可是现在耗费抢粮无数,南征大军却滞留在谌江北岸,寸步未进,眼见就要入冬,不在适合大兵团作战,就算不是被人打回来的,自己退回来的,可这颜面往哪撂。

        所以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开始上书陈谏了。

        接着一些中间派也可是追风,秦皇作案前每天都有厚厚一摞谏议,只要翻开,大都是南征这件事。

        这可把秦皇弄得灰头土脸,却又难以发作。

        最要命的是北疆被藩国大肆抢掠,帝国却好似无动于衷,只留舞阳候在那里东挡西杀,却顾了东顾不了西,帝国又不派兵增援。

        这是一大诟病。

        秦皇原以为武岳候带领数百万人马,还不轻松扫平东南数国,把张显势力按回楚地,狠狠抽他耳光,将他驯服。

        哪想天公不作美,连雨天江河湖水暴涨,武岳候虽然在西北战绩不菲,可是西北之兵来到江浙地带,面对水泽,却一筹莫展,连谌江都无法安全度过。

        即便强行渡江,面对鄱阳湖周边遍地水泽也是寸步难行。

        所以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岳候,就没有采取冒进行动,一直等待着天气转晴,水位下降,才打算进军。

        可这一等就是近两个月,到现在为止,还不是进军的好时机,所以他顶着数位先后而来的秦皇特使催促,一直按兵不动。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储备了大量的渡江工具和物质,只等时机一到,挥师渡江,一举扫平东南(按秦国方位,武威国夏国等算是东南。)。

        “侯爷,据报,又一位圣上特使已经离开都城,快马加鞭奔向这里,估计用不上十天就能到达。”

        武岳候一位心腹高参悄悄向他汇报道。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