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占卜手段

第(1/2)页

余四海指着身边的一棵三米多高的小树道:“很简单,我们就来占卜一下这棵树落下的树叶有多重!”

        猜树叶的重量,这种比试方法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恐怕是余四海即时发挥的首创。

        最先听清占卜内容的村民将信息逐级的外传出去,原本安静的人群又忍不住低声讨论起来。

        “我没听错吧,猜一棵树的树叶重量,这怎么猜?”一个村民惊奇道。

        “族长就是这么说的,完全不懂啊,树叶生在树枝上,就算是猜中了,又怎么计算重量?”另一个村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看不懂就继续看呗,族长既然选择这种占卜方法,必然有他的道理。”

        李响也猜不出余四海这是要搞什么名堂,问道:“这棵树的树叶数量怎么计算,重量的话算不算发出的新芽?”

        余四海嘴角掠过一抹阴笑,走到树旁,伸手握住树干,体内灵力运转,只听得“哗啦啦”的一阵响动,被他握住的小树急速的震颤起来,树叶如下雨一般落了下来,却没有一片落在余四海身上。

        也就是十多秒的时间,原本枝繁叶茂的一棵小树就变得光秃秃只剩下枝干了。

        余四海神奇的手段被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递了出去,更是引得外围的人群踮起了脚尖伸长了脖子往里看,活像被人抓住脖子的鸭子。

        余四海指着地下的树叶道:“就占卜地下树叶的重量,谁报出的重量最接近真实重量,谁赢,如何?”

        听见这种占卜方法,作为裁判的万科长脸上露出似笑非笑表情,在他看来,这种占卜方法和瞎猜其实没啥区别,就看谁猜得准了。

        其他围观之人和万科长的想法差不多,他们不敢相信这么多树叶的重量还能占卜出来,多半就是猜。

        李响思索少许,点头道:“好,咱们就猜这地上树叶的重量!”

        余四海脸上换上了一种郑重的脸色,示意围观的村民推开一些,然后右手掐指,嘴中念念有词的开始绕着地上树叶的外围走动起来。

        余四海嘴中叽里咕噜念叨出的话语很轻,普通人根本是听不清的,唯独李响听清了,心中一动,暗道:“居然使用梅花易数占卜。”

        梅花易数占卜法乃北宋邵雍发明的一种占卜术。

        邵雍年少时期,才志出众,他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

        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

        在苦读中他叹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意即过去的人学习古人经典,还与古人做朋友,不单读古人的书,而且要广泛游历古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而我现在只是读了古人的书,却还没有去四方游历过。

        所以,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

        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游历来增长见识。

        待到邵雍归来时,他感叹道:“道在是矣!”自此便再没有出去游历了。

        当时李之才为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去见邵雍,并对邵雍说:“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

        意即“你知道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和有关性命的学问吗?”

        邵雍回答道:“幸受教。”。

        意指愿受李之才的教导,这样邵雍就拜李之才为师,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的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李之才所传授的这些东西都是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而邵雍探索其中深奥的内涵时,往往如有神助一般的能妙悟、洞彻其内涵,最后获得的如同汪洋一般浩瀚博大的知识,多半是邵雍自行悟道所得。

        邵雍研习这些经典的时间越久,其德行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称颂。

        同时,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长中,他明白了天地的运动变化规律、阴阳消长的规律、世道变迁的规律,甚至对微小的走、飞行类动物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性也一样了然于胸。

        他高深的智慧,被当时世人认为已达到不惑的程度。

        邵雍的学说不是模仿前人、偶然应验的学说。

        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带的先天因素,并因此写下数十万言的著作流传于世,但由于他处于隐居状态,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