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死煞凶卦

第(1/2)页

然而还是晚了,一声惨叫之后,李响的身影显露了出来,右手捂着额头,就像是撞到了墙壁上。

        “哈哈哈,小子,你已经进入了斗境之中,除非比斗结束,不然你纵有通天的本事也是出不去的。”一个男人的声音在李响的头顶响了起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李响心中是又惊又怒,大吼道:“藏头露尾,你到底是谁!?”

        “公期!”男人回了两个字。

        然而就是这两个字,让李响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在云南、两广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这种习俗,而海南的“公期”最具特色。

        保持着这种习俗的一类人,被称之为公期族。为了区别于风水师,公期一族将本族的风水师称之为神师。这个所谓的神师一向和风水师不对付,简单说来就是谁也看不起谁。

        如果一个公期神师和风水师相遇,就算是风水师不招惹神师,神师都会主动来找麻烦,为的就是争个高低,所以风水师对公期神师历来就没什么好感。

        "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

        因为文昌是海南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公期所祭拜的神明种类繁多,有历代开发海南的将领,例如冼太夫人,汉朝的两位伏波将军;有海南民间的神话传说,例如昌化大岭的神山化身,神山广德峻岭明王。

        也有祭拜海南当地人物例如澄迈的黄大将军,澄迈山口的林大先生,文昌锦山的韩显卿太守,文昌锦山的洪真懋将军,莫氏水尾圣娘,明朝海青天海瑞。

        还有历史人物,关胜帝君,岳飞,孔子;更有道教体系的神明例如妈祖天后娘娘,正一教主张天师,玄坛元帅赵公明,万天雷首主令邓天君,师祖五显华光大帝。

        最后就是各家先祖,各个姓氏的先祖;有的神明有其历史背景,有的则是无从考究,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保佑风调雨顺,子孙平安就足以。

        整个海南岛,大到每个县城,小到每个村庄,所供奉的神明数量不同也很少是一模一样,或许有一位重复,但是绝对不会每位都一样;这是由于各个村子之间的风俗决定的,而且之所以供奉这位神明,也必有其背景意义。

        在整个海南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冼太夫人,其庙宇在海南数量应该是最多的,有的地方就算不是主神,也会陪祀供奉。

        水尾圣娘作为乡土守护神,在海南很多地方都有庙宇,更甚海外华人还把庙宇请到了国外。

        峻岭明王是昌化大岭的山神,更是一位海神,是海南渔民出海祭拜的对象,也是海南道教发展的见证。

        海南很多地方把守护一个区域的主神称呼为村主、境主、峒主、市主,就好像是一个行政单位,负责守护这个区域。

        或许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所划分的级别、区域不同叫法或许就不一样。

        而这位境主可以是你自己祖先,一般这种是以同姓村子为主,也可以是别的其他神明;但是多姓村子一般是以其他神明为主,自己祖先为辅。

        境主庙有的时候也不是以村子为单位,可以一个村子一个庙也可以是几个村子一起供奉一个庙,但是有各家宗祠只要是同姓一般村子都会有。

        祭拜的主神是男性,则成为公期,如果主神是女性神明则叫婆期。

        每个地方的境主是固定的,但是人可能会迁移。因此迁移到了别的地方,祭拜当地神明是一种尊重当地风俗,也是对神明的敬畏。

        但是不可忘却你人虽然搬走了,但是你的根没有搬走,你的宗祠还在原住地,因此原住地的境主还会保佑着你。

        李响十分不能理解,难惹的公期一族怎么会跑到晋城来,而且还找上了自己的麻烦,绑架沈冰蔓要挟自己交出星盘石。

        一定是被人指使来的!

        不管是谁指使来的,敢动老子的女人,定叫你们有来无回!

        此时,在距离青牛山老虎洞不远处的一个洞穴之中,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盘腿坐着八个人。

        这八个人都是男人,身上穿戴着很特别的少数民族服饰,个子都不高,皮肤有些黑。

        这八个人中的领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