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第(1/2)页

大秦,习武成风。

        北风山麓,凌武书院。

        这座占地广袤,依山而建,作为帝国第一习武圣地的书院,武学底蕴颇深,而帝国大多数武将,但凡都出自此处。

        书院分为内院和外院。

        天色刚蒙蒙亮,书院校场中,已然拳风阵阵。千余名身着灰色劲衫的少年正在打着木桩,校场周围,站着十余名教头,督促着少年练武。

        “砰、砰、砰!。”

        校场内每人身前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少年们对其踢打,淬炼肉身,肆意的破空声,回荡在北风山麓,响彻整个校场。

        只有一人例外,便是角落中的一名少年,他身前不是木桩,反而是一块更坚硬的石柱,已有一人合抱之粗。

        对于千机宗皇,这个十二岁的少年,便是这千余弟子中的一员,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十岁那年便被送到这凌武书院,苦学了二年,登临炼体期三重天。

        这样的武学天资,即便是在整个凌武书院也是绝无第二的,更何况他是一个平民之子,没有那些衙内的家世。

        更可贵的是,他斗武实力也数一数二,这千余名弟子中,没人能过他手几招,也是这样,他在书院中名声很响,连内院的弟子也听过他的名号。其中最为人称道便是,一次与内院炼体五重天弟子冲突,不会武技的千机宗皇毫发无损,反而打残了那弟子,也轰动了书院,撂下个凶名。

        不过不论旁人如何,他都清楚的知道心中所愿,记得当年他离开家乡之时,爹爹交给他的玉坠,那个隐藏了多年的故事。

        他是一个弃婴,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至少是被人遗弃在一座木筏上,而被养父抚养,养父罕见的姓氏——庆,便为他取了‘生’字,也是这样,希望他重获新生。

        “如果不是爹爹,我想,怎么能活到今日!”

        而那玉坠也被他带在脖颈,雕刻着四海二字,这是他唯一能知道的,有关身世的线索。

        只是两年中,他翻遍了书院典籍,都没有丝毫提到四海二字,不过也不是没有线索,那就是木筏,他的家乡在江畔,顺着江畔,便是深海,而海的另一边,没人知道有什么。

        渐渐的,在这不停的修习中,他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凡,那就是气力的增长,远远超出同龄孩子,那些木桩,他击断起来毫不费力。

        他心中一直相信一个事实,身世不凡,最少他的双亲是被逼无奈,才离开他,只为能让他活下去,而此,他做到了。

        千机宗皇身腰笔直,面色冷峻,调息片刻才闭上眼睛,凭着气感猛击石柱,拳拳巨响。他的力道还不足以击断石柱,他明白,只有断之,才能突破三重天。

        武者修炼,以淬炼肉身为根本,称之为炼体。九重炼体,一至三重,淬炼皮肉筋骨。随着修炼增加,气力渐增,肌如磐石,最强处,可撕虎裂豹,三石强弓如孩童玩具一般,信手而来。

        按照书院中所授,木桩淬炼拳脚,也是基本功;以力道断之,为突破炼体三重天。

        当然世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