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说书

第(2/2)页

的新菜,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些典故和故事在其中,而在月醉楼吃饭的这些食客也非常喜欢听。

        所以杨萧就想啊,如果自己在这个月醉楼里设置这么一个书场,每天讲一些评书、相声什么的,没准观众会很喜欢。

        这样的话,一传十,十传百,自己的名望值也会增加不少,首先能解了这燃眉之急。

        不过,说书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毕竟这说出嘴皮子得溜,而且每一次表演都是直播,得连贯。你若是说一说就忘词了,那样的话,在有意思的事情,也变得没意思了。

        所以,杨萧还是要准备一下的,至少得先备课,把第一次先搞出来,然后再研究下面的。

        杨萧早上去了躺西市的北街,打算买一些行头,毕竟说书得有说书的样子,用行话来说,点有范,有了范说起来才有样子。所以杨萧上街先置办了一身的行头,什么褂子,惊堂木,不大,但是很高的说书台。

        当一并装备制备齐全之后,杨萧还去了一趟书店,打算了解一下大唐的小说文化。

        其实这大唐的书店,卖的最多的还是类似于清代四书五经的东西。因为读书人都看,人家高考就考这些,教材,那销量必定不小。

        小说在这个年代几乎还没有出现,就算出现了也只不过是一些不知名的故事集,里面提到的故事也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没什么意思。

        杨萧想了想,自己的这次尝试还是比较大胆的,所以说选材必须要新奇,但还不能太前卫,毕竟现在的人根本听不懂那些现代的东西。

        若是杨萧上去一拍惊堂木,然后大声的道。

        “今天啊,我给大家说一个故事,这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如果这样说,恐怕还没等杨萧说完,那下面的人就该扔板砖了。

        杨萧想了想,现在这个时代,还是说说十大名著比较靠谱。那么四大名著说哪个合适呢?

        《水浒传》和《红楼梦》肯定是不行了,一个是宋代,一个是清代,若是杨萧现在给说出来,改一下时间和年代,那是没什么,可等杨萧百年之后传到后代,那就麻烦了。

        《西游记》?那更不行了,那不是开玩笑吗?现在的皇帝是谁?那是唐僧……额,那是李世民,唐僧是他的玉弟,而且这个人现在已经出生了,有可能已经与李世民接触上了,杨萧现在讲这个,那不是找死吗?

        那么前三个不行,剩下的便只剩下《三国演义》了,这部著作,无论是年代,题材都是不错的,而且看《三国演义》在现代的受欢迎程度来说,也是比较适合杨萧说的。

        然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杨萧特别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很小的时候杨萧就抱着它看,单田芳和袁阔成播讲的《三国演义》杨萧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一些地方都可以背下来了。这样看来,还是《三国演义》比较靠谱。

        想到这里,杨萧决定了,就讲《三国演义》。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