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经验之谈

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体面人,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王希贵抱着希月进屋后,就把买回来的大白兔给了她,让她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老老实实的,自己准备烧饭。

        刚刷完锅,灶洞里才添了两把稻草,王安明就来了。

        他皱眉道,“看你烟囱冒烟了,你奶不是跟你说了嘛,中午杀了鸭子。”

        王希贵道,“嗯,没事,烧下锅底,不然生锈。”

        “那就抱着希月来吧。”王安明说完就走了。

        王希贵想想,因为老姑来了,中午去爷奶家蹭饭的,肯定不止他兄妹俩,大伯、二伯家肯定也是去的。

        要是别人都去了,只有他不去,倒是显得他矫情了,所以,他还是得去。

        再看看瘦不拉几的小丫头,他觉得是该给补充下营养,不吃肉也不行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眼前他买不起肉!

        肥肉都要七块!

        瘦肉更是要八块多钱!

        这是有史以来的肉价最高峰!

        就是他们这旮旯,还是农村,没有乱七八糟的屠宰税费,在城里人看来已经是够便宜了!

        在大城市,哪怕是肋骨和冻肉,也要十几块钱一斤!

        当然养猪户也因此受益,生猪价格接近四块,小猪仔也接近六块,对他们来说,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这会,他没急着去钓龙虾,而是拿出初一政治课本和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重点内容大致看一遍之后,他又一字一句抄到笔记本上,再默背一遍,一个章节相当于学三遍!

        在抄写的过程中一边抄写一边记忆,想要背下来不费力气。

        他这样的人,就能做出这么细致的事儿来。

        他每一科都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他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古人读书,譬如《大学》、《中庸》等是整部书能够背下来,这种学问实在使人很佩服。

        不是会背就算了,天天都要背一遍,古人读书有这样难。

        到宋朝初期发明了活体字印刷术以后直到明清时代,民间的读书人借一本书来,还要一边背一边抄写流通,或有的经典刻在石头上立碑放在那里,传给后人。

        所以古人读书背了以后,一辈子不能忘记的,因为天天背、常常背、反复的背,中间很多道理慢慢产生,愈来愈深入愈懂了。

        他王富贵就是借鉴了这个经验。

        一直挨到饭点,他肚子是饿了。

        起身拿锁,准备锁门,要是以往他就门关上拉倒,反正家徒四壁,贼都懒得光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家里藏着“巨款”!

        他可不敢粗心大意!

        抱着希月到了奶奶家,发现吃饭的大桌子中间是一大盆飘着香味的鸭肉,里面还有莴笋和蛋白肉,五六个小孩子已经围着桌子流口水了。

        他放下希月,没需要人招呼,自己拿碗盛饭,待所有人动了筷子,他也跟着夹了三块鸭肉,又塞了满碗的莴笋,自己一边吃的同时,还往小丫头嘴里填饭。

        僧多肉少,等他想去再找鸭肉,盆里已经没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