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最后的六十天

第(2/2)页

爸妈再一次失望!

        ……

        现在的时间是2001年的5月7日,距离高考,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六十天了。

        其实现在,别长安倒有点庆幸自己是重生在2001年参加高考了。

        理由有无数,但是最重要的,有两个。

        第一,2001年的高考是实行31的第一年,这样一来,复习的压力就减轻了不少,少了三门课。

        第二,2001年的高考是在7月份,是7月的7,8,9三天,03年之前全国都是这样。直到03年,教育部才把高考的时间提前,改为每年的6月份。时间就是金钱,千万别小看这三十天,这三十天对于别长安来讲,格外重要。

        但是现在摆在别长安面前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他是带着前一世的记忆重生的,满脑子装的都是那些it知识,对于2001年高考要考的东西,他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只有一点点零星的记忆。

        接下来,如果他想弥补自己前一世高考滑档的遗憾,那么在这最后的60天时间里,他就必须要完美地计划好一切,然后华丽地完成“重考”。

        “时间很紧,只有60天了,一定要尽快想办法。”

        别长安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现在,他要好好想想,理清自己的思绪和优势。

        这一次,他可是带着先知,重新回来的,如果连一个高考都搞不定,那这重生岂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

        静下心来之后,别长安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首先,别长安清楚地知道本省的录取分数线。

        一本是519,没错,519,这个绝对不会错,他记得很清楚!

        这在估分报志愿的年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消息。

        第二,别长安知道自己的考场,是在江州四中!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坐在别长安前面的考生,正是当年江州市的理科高考状元。

        名字应该叫王一凡,跟别长安同校不同班。

        关于这个人,别长安也记忆犹新,因为后来他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江州电视台对他的访谈。

        “王一凡是个关键……”别长安喃喃自语道。

        因为他知道,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要想通过学习来将那些遗忘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是不太现实的。

        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借助一些外力,而王一凡,就是这个外力。

        除了这两点,还有什么呢?

        哦,对了,还有考题!

        没错,就是考题。

        别长安虽然不记得所有的题目,但是一些关键性的大题,他还是有点印象的。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题目都回忆起来,能回忆多少是多少,然后做出dá  àn。

        高考之前,知道考题,这是什么节奏?即便不起飞,也是在为起飞助跑。

        还有什么呢?

        别长安绞尽脑汁地想着,不过暂时他只能想起来这么多,至于其他的,只能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慢慢回忆了。

        “好了,就这样,从现在开始,一分一秒都要抓紧!”

        想到这里,他看了眼闹钟,发现时间不多了,要赶快回学校上晚课。

        “妈,我上课去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