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部署

第(2/2)页

突然就窜出个方腊来?”

        王黼脸一红,还想争辩,赵佶摆摆手道:“两位爱卿不要争了,朕意已决,便依童太傅之言。”

        “谢皇上!”童贯接着道,“第二,臣请求严惩那些坐失战机、弃城而逃的官员,一定要杀上一批,以儆效尤。”

        “好!此事便由太傅处置,另外朕授你临机专断之权,遇有急事,不得已可径作御笔行下!”

        童贯深深地点下头,躬身谢恩。

        早朝之后,众官员各自散去。出了紫宸殿,与童贯、杨帆相熟的官员免不了要慰问一番,说些祝其旗开得胜之类的话语。这些场面话有的真心,有得却完全只是场面一下。比如王黼与童贯,两个笑着打哈哈,可任谁都看得出来,两人依然为早朝之时的争吵耿耿于怀。

        回到枢密院的路上,童贯更是意有所指地对杨帆道:“子航啊,听说那宣威军的梁世达,还有睦州的知州张徽言,他们一个坐失战机,一个弃城而逃,结果却只是轻判了个流放之罪,这里面的猫腻想必你也知道,本府想拿这两个人开刀,你觉得如何?”

        “大人英明!”杨帆回道,梁世达夜袭自己之事,他完全可以肯定是王黼幕后指使,而回京之后,得知那梁世达不过是判了一个流放之刑,这里面自然更有王黼的手脚。而张徽言之事,他也从樊楼里面听得消息,是蔡攸通过王黼的关系,才免了张徽言一死。而童贯一上来便要动这两人,意思再明显不过,便是向王黼示威:老子的屁股摸不得,今日你在朝上要我难看,那我便在朝下给你一些难看。

        而这样的局面,无疑是杨帆最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回答的很干脆。

        童年、杨帆等人出征的日子定于三天之后。因为此时西军已然集结在太原,而后勤粮草诸事,也因为北伐而准备停当,所以大军几乎是拨营而起,直扑江南,出兵的速度与原先的时候根本无法相比。

        从江南回来刚刚几天便又要离去,杨府上下均感不舍。不过杨帆这几天可顾不得这些离情别绪,他要在临走之前安排好京中官场、梁山军校以及神工集团的诸多事宜。

        官场方面,杨帆此前被逼得南下,已经吃了一个大亏,当然他也因祸得福,可这样的事情任谁也不希望再次发生。所谓人多智慧广,杨帆想同其他的豪门一般,成立一个自己的幕僚班子。

        杨帆来到这个世上,可谓平步青云,起家极快,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在官场上的根基其实不牢,这突出体现在他手中可用的智囊人才太少。这是杨帆目前的一个致命伤,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将对他的发展造成很大麻烦。

        原本杨帆还琢磨着能不能从宋江那边调来吴加亮,便是后世《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可吴加亮如今已成通缉犯,再加上从了解的实际情况看,他也没有小说中说得那般厉害,杨帆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正当杨帆苦恼之时,周若英却举荐了神工集团的一个高层经理,此人名叫段智。据说杨帆流落江南之时,杨府以及神工集团的局势甚是严峻。面对一些有官方背景的豪族的进逼和打压,这段智却是见招拆招、应对得当,竟是没有让觊觎者占到多少便宜。

        这段智杨帆自然是认识的,他是神工楼初建之时投入到杨府的。当时杨帆主要把精力投入到了武力和商业的建设上,故而便把段智安排在了神工楼。这段智确实能力突出,尤其是在协调官场方面,更是轻车熟路、手段百出。后来神工集团组建,他便被杨帆任命为集团的总经理。

        如今杨帆想组建自己的智囊团,此人的确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只是这幕僚成员不同于神工集团的经理,神工集团经理的位子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便像是后世的那些CEO之类的人,集团挣钱越多,他们获益也会更大,所以杨帆不担心这些经理出卖集团。

        可幕僚不同,做幕僚是一种政治投资,可杨帆此时根基不牢,投资在他身上,不知何时才能有收益。因此,想做杨帆幕僚之人必须是绝对看好杨帆,并与杨帆有着共同的理想之人才行——当然,那些没有多少能力,想混在杨帆身边混饭吃的人不算。

        这段智是否愿意忠于自己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