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O二章志愿军

第(2/2)页

那是极其的严格:不是身体精壮的青年不要,不是经过几十次战场磨炼的厮杀汉不要……同这样的人做战友,那打起仗来只需酣畅地杀敌即可,不用担心被那些胆小怕死的弱兵裹挟着稀里糊涂的败退。

        再说了,当兵为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是为了吃饭,可有本事的人便会有更高的追求,看看韩世忠等人已经通过战功出人头地,当年与他们在一起摸爬滚打过的老兄弟,心中怎能不升起一些向他们看齐的愿望?

        还有那笔不菲的赏金,对一些世代靠着当兵吃饭的军汉来说,也是诱惑力十足,如果能得到它,那家人可就一世无忧了。

        至于危险——危险当然有了,否则岂会凭空让你享受那些好处?可富贵险中求,不去冒险那只好安稳地当你的破落户去。更何况,听说这次是由朝庭堂堂的两河转运使亲自带兵,人家这么大官的一个小白脸都不怕丢性命,你一个滥命一条的厮杀汉怕什么?

        杨帆原来担心无人会自愿随其前往的事情并没发生,两千多的人的队伍很快选了出来。到了最后,甚至有些因为身体素质达不不到要求,被韩世忠等人拒绝招募的兵卒,哭着喊着求他们通容一番;更有甚者,是大骂他们瞎了狗眼,小瞧自己的本事,要与他们当场较量一番。

        约在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杨帆所要的兵卒挑选完毕,韩世忠等人被任命为将校,带领着他们在校场之上集合起来。

        与此同时,转运使司的杂役与一众神机营将士已经将所需的口粮、武器、物资打包备好。在校场之上,杨帆做了一个简单的动员讲话之后,各将校便领了各自的士卒排队领取了三天的干粮和清水。这些干粮和清水皆是提前装入了布袋和皮囊,可以斜背在身上。据说这些干粮可以直接食用,不必埋锅再造。

        而那些军器物资,则由战马驮伏。大宋军队战马本来就少,此次北伐参与的骑兵部队也只有三千余人马。这可是宋军之中的宝贝,是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可以掩护一众将领逃命的主力部队,杨帆是不可能把这三千匹马全带走,去冒一个充满变数的大险的。

        最后几经商议杨帆便只带了五百余匹,而且这五百余匹马大部分还是用来驮伏军器物资,剩下的则备用来驮负途中有可能出现的那些体力不支者。既然马匹不够,杨帆便决定用这三千名士卒的双腿来跑赢萧干的大军。好在萧干大军由于是要攻城,也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他们的行动速度甚至比一般的步兵还要慢些。

        这便是杨帆的底气所在,只要绕开萧干,不让萧干得到自己增援燕京的消息,这三千人马完全可以赶在萧干之前抵达燕京。

        夜色如漆,微弱的星光下,涿州城的北门悄悄打开,一队长长的人马从门中鱼贯而出。

        出了涿州城之后,这队人马便在几名向导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跑步向燕京方向进发而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