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5章花缤纷

第(1/2)页

几乎同时间,在河东之处的曹军大营内。

        牵招拜在曹操面前,态度谦卑。

        他是降将。

        曹操原本不想要用牵招,或者说并不想要那么快的用上,毕竟牵招的本行是骑兵,和曹军之中骑兵将领是有冲突的。不是说在恩怨上有什么矛盾,而是在战马分配上会出问题。

        任用牵招不给战马还算是任用么?给了战马,那么原本就不多的战马资源更加吃紧。而且兵权这种东西,在山东旧有的制度之下,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搞不好反而出大问题,所以曹操一直对于这些外姓将领非常的慎重,不是必要不会轻易放出兵权去。

        可是现在……

        牵招仔仔细细的听着关于司马懿的各项情报,既没有急着拍胸脯,也没有表示很困难,而是思索着,似乎在衡量和考虑着什么。

        曹操没有催促牵招。

        说实在的,曹操现在对于骑兵的认知比之前要多得多,可是他依旧觉得自己在这一个方面上有所缺陷。曹操是战术大师,是属于天赋极高的军事人才,但他在面对时代的鸿沟前,依旧不免感觉到了一种差距。

        冷兵器时代,骑兵无疑是王冠上最绚丽的明珠。

        之所以东汉以及大多数局限一地的诸侯国会以步卒称雄,多半是因为步卒的价格便宜,并且战场局限在守城和攻城上。

        如果在野外作战,机动力上的差别会使得步卒很被动。

        老曹同学现在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以结营寨的方式来步步推进,这样的速度自然是很慢。

        曹操真希望骠骑能来进攻他的营寨,那么他就能发挥出自己步卒上的优势,而不是迈着两条小短腿跟在马屁股后面吃尘土。

        牵招越是慎重,曹操心中才觉得有些安稳。

        结硬营进逼临汾,也不是没有破绽的。

        没错,粮道。

        司马懿显然无师自通,盯上了老曹的菊花……

        曹操必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正面上,而侧翼的司马懿就显得非常讨厌,又不能不理会,尤其是在司马懿破袭了曹军的一处补给点之后,司马懿的危害性就越来越大了。

        骑兵的关键就是机动性。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能克制骑兵的就只有骑兵。

        热兵器的时候就不谈了,面对机枪那玩意啥兵都不好使,要上炮。

        其实首创大规模运用骑兵战术,尤其是闪电战战术的,并不是斐潜,而是项羽。

        而在汉代,同样也有利用闪电战的不世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打仗以速度见称,他深入敌后,迂回穿插,挑选敌人最薄弱处进攻。虽然匈奴也是骑兵为主,但是面对速度并不吃亏但却准备充足的汉军,也无优势可言。当匈奴主力赶来时,汉军已经完成对其部分军队的穿插和包围,取得战果越来越大,

        这就是骑兵的厉害之处,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势如破竹,

        当然骑兵也不是万能的存在,就像是曹操当下结硬营,前出的部队都携带大量的辎重车用于结车阵,都是为了应对骠骑的骑兵做出的相应战术针对性的调整。

        『丞相。』牵招思索已定,抬头看着曹操。

        曹操微微点头,『请讲。』

        在需要某个人的时候,曹操的态度向来都是非常的端正。

        『至少需要八百骑,唯骑方可克骑于野。』牵招说道。

        曹操吸了一口气,『没有八百,只有五百。』

        牵招说道:『那就无法擒杀,只能击败。』

        『……』曹操再次考虑了一

        下,『击败亦可。』

        虽然说司马懿杀了曹氏和夏侯氏的人,但是曹操依旧要为整个战局来考量,不能将力量分散太多。

        『战马,骑兵,兵甲,刀枪,箭矢,粮草……』牵招一一说道,『尤其是马衣,毋可缺之。』

        『可。』曹操点头。

        牵招拱手而道,『臣当不负丞相之托。若丞相不放心,臣愿立军令状。』

        曹操展眉一笑,亲切的下来扶起牵招,拍着牵招的手臂,『我信得过子经!哈哈哈,今有子经出手,何愁挑梁小贼?!哈哈哈,来人啊,取军令状来……』

        『……』牵招。

        ……

        ……

        河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华夏文明的一块较早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早期核心。

        在上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说尧舜治理的『洪水』,就是那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怪脾气的大河。

        这个地方,也曾是周朝晋国的都城。

        春秋战国时期,无数的兵马性命为了这一块区域的归属,消亡在黄土之中。

        如今,又不知道会有多少鲜血来浇灌这里的黄土。

        随着倒春寒的褪去,河东地带似乎为了抓住春菇凉的裙摆,开始急切的绽放起来。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轻轻覆盖在田野上,朦胧中透出淡淡的绿意。

        只要忽略了那些被践踏了的禾苗,以及被焚烧的村寨,景色还是很美丽的。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四周所有的植物似乎都在抓紧时间生长,迎接温暖的阳光。

        山坡之上,有一片树林,间杂着一些桃李,也是各自缤纷。

        牵招招手,示意护卫取来地图,然后又询问了当下距离曹军军粮中转营地的距离,便是直接下令在这一片树林之中驻军。

        这个奇怪的命令让许多人惊讶,尤其是牵招的副手,曹操指派的裨将。

        『没有错,就在这里停驻。』牵招看着那些鲜艳绚丽的花朵,轻描淡写的回应,『我是主将。』

        『……』曹军裨将曹平咬着牙,『唯……』

        军令如山。

        『将军……那家伙……』牵招的护卫低声嘀咕着。

        牵招摆摆手,『不要说这些。你看这花,开得多好……』

        牵招护卫也不由得看这些杂乱的花,『呃,啊,是挺好的……』

        『经历了风霜,才会有如此鲜艳的花……』牵招低声说道,『只不过……春日苦短,虽说如今华芳满枝,桃之夭夭,李之婉婉,然……好景不常在,英雄难再……』

        牵招读过书的,和刘备一起读的,但是很多山东人认为幽州那旮旯就没读书人。

        牵招的声音越来越低,到了最后,几乎缈不可闻。

        当牵招再一次带领着骑兵队列的时候,不免有些心中感慨。

        他是喜欢统领骑兵的,对于骑兵,牵招有些不一样的情感。

        而且牵招愿意统御骑兵,并不是为了争夺什么兵权,而是为了守卫边疆。

        只不过曹操显然不愿意相信他。

        错了,曹操不相信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兄弟和孩子……

        历史上,牵招和田豫一样,都止步于中低层。就连三国志上也是带着一些感慨的写了一句话,『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

        而实际上,在历史之中,不仅是田豫和牵招没被重用,那些常年在北方防范异族的人,大都都没有得到***。比如曹彰,一直在北方防范异族,征讨过乌丸,降伏轲比能。曹***前

        也就是个侯爵,常年都只是个中郎将官职,汉中之战夏侯渊死后才替代夏侯渊镇守长安,进越骑将军职。曹彰的封公封王都是曹丕给他封的,而且封王一年后暴毙……

        暂且不讨论这个事情曹丕有没有嫌疑,就说牵招这些人在三国之中,几乎将一生都献给了华夏的边疆,或许是因为政治上的因素,但也必须肯定他们是有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一批人。若是没有这些人,五胡或许会更早发生。

        至于蜀吴两国的异族么,说实在的,南方的异族相对较弱一些,难以冲出川蜀岭南地区,南北异族的难度差异么,就像是北面面对熊大熊二,南面在面对猴子白象一样……

        三国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