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3章明白还是不明白

第(1/2)页

平阳城外。

        斐潜带着许褚,站在高岗上。

        许褚默默的站在斐潜身后。

        在这个时间点上,许褚是不赞成斐潜出城的。

        在城中,无疑护卫力量会更强更全面。

        不是说到了城外就一定有危险,而是毕竟决战在即,能少一分的风险就要减少一分的风险,万一斐潜遇到点什么意外,那么仗还怎么打?斐潜现在更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代表了关中新势力的旗帜,决不容得半点闪失。

        可斐潜执意要出来走一圈,许褚也是只能无奈陪同。

        斐潜默默的看着平阳。

        身在平阳,而不见平阳。

        只有抽身出来,才能看见平阳。

        平阳有城墙,而且不止一圈。

        长安没有城墙,或者说长安在斐潜入主关中之后,就没有新建城墙。原有的长安城墙可以说就是西汉之初的宫墙,城内居住的都是皇帝的亲近大臣和服役于皇帝的仆从,而长安各个陵邑内的则是住着文武百官,普通民居。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如今的长安更类似于后世城市的体系,以核心行政区域,生活区域,以及休闲区域等划分出来的模式,而平阳则是与传统的汉代城池布局没什么区别。一环内是核心,二环是商贸和行政,三环才是普通百姓和其他设施。

        平阳有三环。

        原本荀谌还想要建四环,然后被斐潜阻止了。

        没有这个必要。

        尤其是在火炮出现了之后,城池的防御能力就无形当中被削减得很低了。

        斐潜不清楚火炮会不会推动华夏向外进取的欲望,但是无疑会打破原本庄园体系的构建。

        这里是他的封地,也是他的起点。

        一个人,在三国之中,究竟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斐潜很长时间,甚至一度让他有些精神恍惚。

        最开始的时候,斐潜觉得既然是到了三国,那不『集邮』的话,还能叫三国么?就像是他玩的那些三国游戏时候干的那样,要是不能配出魏蜀吴精英三队来,不能集齐八大美女,那就是废物点心……

        这种心态,使得斐潜在初期是一种游离的状态,他人在地上,心思却在天上。飘着,俯视着,浑然没觉得自己对待周边人和物的态度有什么不对。

        不过好在斐潜当时还有一个郎官的身份,算得上是大汉的读书人,而大汉当时的读书人,尤其是年轻的学子,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模样,所以也没显出斐潜是多么的眼高手低。不是斐潜当时做得有多好,而是当时的世家子弟猪队友太多……

        那么什么时候才算是斐潜真正开始站在三国这一片的土地上,不再飘着呢?

        大概是鹿山之下,斐潜接触到了『真正』的时候开始。倒不是说斐潜之前学过的东西都是假的,而是在鹿山庞德公那边得到的看到的书籍,都是『孤本』和『原版』!

        要知道,斐潜所读后世的历史书,很多都是经过了大量『编撰』的。

        比如辫子朝,就专业『编撰』明史三百年,然后有意思的是,帮着『编撰』的可是号称铁骨铮铮的纪晓岚,这简直和满门忠烈的和大人有点意思哈……

        所以,当斐潜第一次看到那些没有经过多少『删减屏蔽』,也没有经过孔子的徒子徒孙去『编撰』的书籍的时候,内心当中就有什么被触动了。

        知识和真相,不应该是被少数人挟持着,然后用来蒙蔽大多数的普通百姓。

        汉代是这条历史河流的一个重要源头。

        为什么不从这个源头上就开始正经正解,正视历史呢?

        不去屏蔽,不去删减,将所有的一切留给华夏的后人,后人才能有更多的智慧,更远大的目光,而不是被那些虚假所蒙蔽,所沉沦。

        『仲康。』斐潜呼唤道。

        许褚应答,『臣在。』

        斐潜沉默了一会儿,『仲康,要上阵了。你可准备好了?』

        许褚昂然而道,『臣已经准备好了!』

        斐潜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忽然问道,『那么……仲康,何为真假?』

        许褚愣了一下,便是说道:『夫真者,乃天下之至理也;假者,类天下之妄言也。真者,如日月之明,不可掩蔽;假者,如浮云之影,难以依托。真者,如金石之坚,不可摧毁;假者,如露水之彩,转瞬破灭。』

        斐潜点头说道:『这是表象。』

        『表象?』许褚愣了一下。

        斐潜没回答,而是转身上马,『走,去火炮营地看看去。』

        在平阳城西,有一片专门划分出来的区域,修建了土石的寨墙,还有岗哨矗立,戒备森严。

        这里就是临时存放火炮,以及相关器物的地方。

        斐潜很快就进了营寨。

        火炮被陈列在营寨之中的棚子下面,用油毡盖着。

        这些火炮,有一半是从晋阳拉回来的。

        斐潜上前,掀开覆盖在火炮上的毡毯,抚摸着火炮的身躯,感受在冰凉之下蕴藏的火热……

        嗯?

        怎么有些怪异的感觉。

        不管了。

        『这就是真实的……』斐潜对着许褚说道。

        许褚皱眉沉思。

        大工匠黄斗闻讯,便是急急而来。

        『这些……还有多少能用?』斐潜问道。

        黄斗伸手指了指,『就这几门还可以用……这些,像是这个,都有些损坏了……』

        如今冶金的技术还是有些问题,在攻打晋阳之后,就有近半火炮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损伤,退出了战斗序列。

        『材质还是有些不均。』大工匠黄斗挺着圆圆的肚皮,拿出了随身携带检测工具在炮口测量了一下给斐潜看,然后用厚厚的肉手拍了拍炮身,『看这边,这边略有一点弯曲了……这应该是没有灌注好……可惜了,可惜了啊。』

        现阶段的火炮寿命很短,就像是这些火炮用自身的寿命换取了那瞬间的荣耀华光一般。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这可能和矿石品质有关。』

        黄斗思索了一下,也是同意,『二次精炼的时候可能还有残渣存留,这要想个办法处理。』

        现如今的北屈,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冶金工厂了。各地的粗练铜锭铁锭运输到北屈,加上吕梁山的煤矿,几乎每天都在冒着滚滚的黑烟。

        黄斗如今也是主要负责火炮的生产,所以这一次从晋阳运回来的火炮,也当然是由黄斗来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还能继续使用的就继续用,不能用的就要拉回北屈,融化铸造成为钱币。

        或许以后钱币还可以单独列出一个品种?

        火炮钱币?

        这些经过战场锻炼的火炮,是不能重新消融铸造成为新火炮的。

        冶金技术还是要发展啊……

        对于这一点,斐潜也是无奈。

        不过火炮从无到有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剩下的便是让所有人看见,并且觉得好就行了。人们会自动的推着这些家伙,一步步的变得更好。

        『从矿山开采,粗练也要关注,』斐潜提醒黄斗道,『你要找一些工匠,根据这些情况,从火炮的矿石开始,一直到火炮最终的使用结果,制定出一个理想状态的最佳细则来,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相互对照,看哪些能改进,哪些要加强……对了,听说前段时间有人将铜炼成银了?』

        斐潜不懂金属,但是他明白,铜当然不可能炼成银,只不过是类似于银色的白铜而已。

        但这是一件好事情。

        这倒不是说斐潜要用白铜去冒充银子,因为白铜和白银本身重量就不一致。真要做这事,那就跟用什么其他同样白颜色的金属要去冒充银子一样的白痴。

        不是自己白痴,就是把其他人当白痴。

        即便不是职业的工匠,只是普通的商人,只要一上手,就能知道钱币真假。更何况金属不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