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四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第(1/2)页

“他为什么这么急”胡昭匆匆赶来,听到皇甫嵩兵临寿的消息,有些诧异。

        “或许,他比我们想象之中,要聪明很多”

        牧景眯眼,嘴角微微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我们一直都是以为,他皇甫嵩只懂得战场,却不懂的政治,其实我们想错的,他不是不懂,只是不屑而已,其实很多东西,他能看得明白,可原则太强了”

        “不是很懂,说明白一点”

        胡昭看着牧景,沉声的道。

        “皇甫嵩知道吕布的大军在豫州俯视眈眈的目的,而且他被迫与袁军交战,一旦进入两败俱伤的阶段,那么他可能就会遭遇吕布的狙击”

        牧景解析“所以他以闪电战术,想要趁着吕布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县解决寿,到时候就算西凉军南下,他只要回复主力实力,也不怕和吕布打一场”

        顿了顿,他又说“其实相对于吕布,我更看好皇甫嵩,吕布勇冠三军,但是皇甫嵩才是军神,战场上,要是不看双方的后勤条件,胜利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皇甫嵩”

        皇甫嵩的厉害,他是亲自领教过的。

        吕布的确很强,可强在个人,要是论起统帅的能力,其实吕布还不如张辽,张辽的统帅能力,在这个时代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特,冷兵器的时代,个人武力的分量很重,一个强大的武将,起了一个大势,哪怕三千兵马,也能击溃万人大军。

        所以吕布还是一员让人忌惮的悍将。

        吕布率军在豫州边界俯视眈眈,这bi)迫的皇甫嵩心中的压力很大,他不能坐以待毙,所以他剑走偏锋,直接兵临寿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垮袁术。

        这样一来,即使是吕布,也未必能反应过来。

        “可他未必能攻破寿”胡昭听了牧景的说法,想了想,说道“寿城也算是城高墙厚,周围环水的地方很多,易守难攻,他袁公路就算是烂船也还有几分钉,哪有这么容易干掉啊”

        “你错了”

        牧景却不赞同胡昭的说法,道“恰恰好相反,我认为,只要皇甫嵩兵临寿城,那么寿城就已经玩完了”

        “为什么这么说”

        “牵一发动全”牧景道“现在袁术还能支持,那是因为他的军心还在,可当皇甫嵩兵临寿城之后,他的军心必然会被击溃,到时候汝南和九江四面的防御,都会失去作用力,不管是曹cāo),还是张辽他们,能直接长驱直入”

        他冷笑了一声,道“袁公路,已经走到末路了”

        “可惜了,一代人杰,就此败落”

        胡昭有些感叹。

        “现在我倒不是关系这些,我比较关系的是皇甫嵩”牧景站起来,来回踱步,想了很久,才说道“孔明,这皇甫嵩以前感觉他迂腐,所以对他忌惮不大,但是我现在却有些感觉,皇甫嵩即使原则上太过于顽固,可思想未必会死板,他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只是不愿意屈服而已”

        “你准备招揽他”

        胡昭看着牧景,小心翼翼的问。

        “错”牧景立刻摇摇头“我还是那个看法,皇甫嵩不会臣服在明侯府之下的,他终究是大汉忠臣,比蔡老头更加忠义无双,他这样的思想一旦确立了,很难改变,所以即使他愿意投靠我明侯府,其实我也不太敢收下他,这种人要是在你的后反咬一口,那可才真是防不胜防啊”

        他不是不愿意。

        是不太敢。

        关键是,他认为自己未必能驾驭得住皇甫嵩,弄巧成拙的事,他可不想去做。

        “那你准备怎么做”胡昭问。

        “我能做是什么”

        牧景苦笑了一下,道“只能看着,现在戏志才已经去了襄阳郡,战虎营和五溪蛮营也北调上去了,九江,汝南,南阳,所有的变化,只能看他的决断如何了”

        他揉揉鼻梁,眸光闪烁了一下,浑有些不自在的感觉,半响之后,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西凉没有这么容易能收拾皇甫嵩,可能会闹出点事来”

        “事那不是越闹越大最好吗”胡昭冷笑的道“能让朝廷损兵折将,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

        “要是大的没法收拾呢”

        “什么意思”

        “皇甫嵩要是真敢阔出去,说不定还真的有点影响力”牧景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我们当吃瓜群众自然最好了,但是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什么是最坏的打算”

        “动兵”

        “倾巢而出”

        “不无可能”

        “不至于吧”

        “局势变得太快了,快的让我有些看不清楚,最好最坏的打算,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坏处,我最怕的就是被人打了一个突然,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你这么说,我倒是有些毛骨悚然了”

        胡昭浑一颤,道“不行,待会我得去北武堂,和黄忠商讨一下,加强对整军的部署,尽快恢复全部的战斗力,同时安排后勤事宜,保证武库,粮库,能在战备状态之下”

        “嗯”

        牧景点头。

        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

        “要不我现在就去”

        “一会吧”牧景道“我还有一件事准备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胡昭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你看看这个”

        牧景把手中一份初步拟定的计划书递给胡昭,然后道“然后给点意见”

        “这是什么”

        “你自己看”

        “神神秘秘的”

        胡昭打开,仔细的看了看之后,瞳孔微微一动,神色中尽是疑惑,半响之后,他才抬头,道“你这样弄,是什么意思”

        “表达的不够清楚吗”牧景反问。

        “表达的很清楚,就是有些看不懂你的原意”胡昭道“你准备在昭明阁设立参政大臣的席位,这个我能看得懂,但是这些参政大臣的职权责任还有存在的意义,我都有些糊涂”

        “参政是什么意思”牧景问。

        “参与政务”

        “对了”

        牧景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一人之抉择,或许我和你两个人的决定,都是显得有些不全面的,人,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能不做错事,所以我打算,把明侯府的决策层改变一下,昔明侯府大小事,都会上报昭明阁,然后你我二人来决定,昭明阁是明侯府的决策中枢,你我就是拿主意的人,现在,我准备改变这这一种有些单薄,有些的不够全面,也有些容易专权的方式”

        他详细的对着胡昭阐述了自己的管政理念,道“在昭明阁设立参政大臣的席位,每一席都很重要,他将会拥有决策权,能参与明侯府军政大事”

        在牧景心中,他的理政经验其实是不足的,毕竟作为一个商人出,他无论是做事,还是看待一些事的眼光,都会本能的带着一种商人的风格。

        商人唯利是图,做事不管如何,永远都是看起来大气,但是实则不够大气。

        从汉中开始,独立执政,一路走下来,虽然很顺利,但是很多弊端也就浮现出来了,他需要改变,不仅仅改变自己,也改变这种独裁执政的方法。

        倒不是说他准备提倡民主,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不一样,在这个时代玩民主,很容易就会被玩成傻子的。

        民智未开,百姓的思想都是愚钝。

        你和他们说大道理,他们不会听得懂,他让他们理解,他们只懂得用自己的思维来想事,所谓民主,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