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牧氏一族

第(1/2)页

“四宝叔!”牧景看到了站在村口位置,约莫有六七十人,为首的就牧四宝。

        现在牧家大部分事情,牧景都会交给牧四宝去安排。

        牧四宝本身是老一个辈分的人,加上有牧景支持,牧钦,牧顺,牧屿,牧丰这些牧家后起之秀,对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所以他处理宗族事情是很顺利的。

        “拜见家主!”

        牧四宝虽得牧景尊重,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的做事情谨慎,从不会恃宠而骄,不管什么场合,什么地方,他对牧景,一如家主般的尊重。

        “家主,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牧铜鼓!”

        牧四宝身边站着一排人,最少都是五十岁出头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六旬老人的,这是牧氏老一辈的幸存者,大部分都是看着牧山长大的族人。

        “铜鼓叔!”牧景行礼。

        “牧氏得家主般英杰,我牧氏有希望了!”

        “这是的牧二屠!”

        “二屠叔!”

        “……“牧四宝挨个介绍,十来个人,一个不留,给牧景顺这顺序,介绍了一番。

        他是用心良苦的。

        虽然牧景如今成就大事业,家族给不了他什么支持和帮助,但是的也有一个声誉,要是这些老人出去说几句牧景的坏话,那他就会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

        在这个时代,孝,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不孝之辈,有才无德,当属天下人唾弃。

        牧景也知道牧四宝多用心,一个个老一辈的牧氏族人,他都表示尊敬,作为小辈,尊敬长辈,并没有的什么尴尬的,他做的很真诚。

        倒是让一众老人对他的印象不错,这印象分算是拿下来了。

        “家主,这是我们牧家最老的老人,今岁已经六十又八,七叔,牧七!”牧四宝最后把牧景引导一个白发苍苍,杵着拐杖,两眼都已经模糊的老人面前。

        “七爷爷!”

        牧景连忙行礼。

        六十有八,在这个平均年龄不过三四十的时代而言,绝对是长寿老人了。

        比如牧四宝,牧铜鼓这些看起来六旬的老人,其实大多数都是五十出头而已,只是显得老,看起来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基本上超过六十的老人,最多两三个而已。

        “是牧山家的小崽子啊,有出息了!”老人眼睛迷糊,看的不是很仔细,一双枯草般的手顺着影子拍着牧景,笑着仅存的几个牙齿都露出来了。

        …………

        和这些牧氏老人的交流之后,牧景回牧家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是祭祖。

        祭祖的日子,牧家的男丁,基本上都来了,毕竟牧景都来了,谁敢说自己比牧景还要忙,所以不管是怎么忙,他们都会在这时候赶回牧家村。

        牧家宗祠一看就全新修建的,富贵堂皇,看来当年的牧山没有少用心,光宗耀祖还是很重要的,有了这宗祠的存在,也才能凝聚家族的凝聚力。

        祭祖选在了下午,傍晚十分,所有男丁入宗祠,宗祠上面是排位,周围的是蜡烛,中间一尊大鼎,鼎是祭奠所用,牧四宝先念悼词,然后众人跪拜。

        祭奠之后,牧景开始翻族谱。

        重修牧氏族谱,是牧景回来汉中之后,才开始的事情,牧四宝这几年,大部分的精力,基本上都已经放在这里了,为的就是重修一本牧氏宗族传承下去的族谱。

        牧四宝想的还很多。

        他还想到了,日后一旦牧景真的鱼跃龙门,成就了九五之尊,那么牧氏就是皇族,这族谱,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以能上族谱的,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丁,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推敲的。

        “牧氏二十八代,牧山,字元中,爵明侯,官相国!”

        牧景翻阅族谱,终于看到了父亲的这一栏“第二十八代?”

        他好像记得,当年父亲说牧家村,历史没有这么悠久的,怎么一下子就二十八代之久了。

        “家主,我们和当年幸存下来所有人,都讨论过了,七叔也说了一些历史,我们也从废墟里面找到了一些的记载前尘往事的竹简,经过多年的推敲,牧家村可以追溯到当年先秦时代,当年来这里定局的,是楚地的一户无名氏,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