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涪陵

第(1/2)页

江州城。

        明侯府北武堂。

        一个巨大的沙盘,长有十丈,宽有五丈,覆盖了整个益州南部的地形,浮沙和黏土在起伏不定,把这些地形的一个个山川河流给清晰的标榜出来了,甚至羊肠小径都标出来。

        这是军备司地图,然后工曹的巧匠给做出来的,让人能把战场的直观地形给烙印在脑海里面。

        “主公,参谋司推演过很多次了,我们一致的认为,欲征益州,先下牂牁!”

        众将齐聚,商讨进兵事宜,参谋司陈宫率先开口“在征讨益州永昌和十万大山的蛮族之前,我们得先拿下牂牁的朱褒,不然此人必会坏我们之事!”

        “牂牁?”

        牧景闻言,微微眯眼,眸光闪烁一抹精芒“这倒是一个问题!”

        牂牁郡,是益州一个人口很少,地方偏僻的小郡,他们的地形毗邻荆州和交州,一向显得荒芜,人口少,出产的粮食少,很穷,有不少地方异族,显得有些乱。

        但是终究是一郡之地。

        太守朱褒拥兵自重,此人早有反相,在刘焉南征的时候,倒是被打服过一次,但是后来又背叛了刘焉,刘焉征荆州,召兵北上,雍闿和孟获最少做做样子,但是他就是拒而不出兵,还杀了去巡视的益州从事常房,算是半公开状态反益州了。

        不过此人对刘焉倒是颇有忌惮,刘焉尚在的时候,他还能遮一下脸,算是臣服荆州之下,如今刘焉不在了,更是肆无忌惮,坐拥郡兵,凭借复杂的地形,山高皇帝远,当了牂牁的土皇帝,在牂牁郡可谓是一手遮天。

        “如果想要先拿下牂牁,我们可有办法?”牧景询问。

        “牂牁的地形很复杂,有些山林子瘴气多,道路不同,想要突袭进去,并不可取,吾认为,可以选择引蛇出洞!”陈宫沉声的说道“只要雍闿反了,朱褒肯定不会无动于衷,只要他出兵,我们就有机会!”

        “现在雍闿反不反,还不好说啊!”

        牧景平静的说道。

        “他一定反!”

        戏志才眼眸爆出一抹凛然的光芒,道“就算他不反,也会逼他反,他必须反!”

        师出须有名。

        雍闿作为益州郡太守,他如果不反,正义之师,如何出兵平乱。

        “主公,我认为,如今这些益州郡的地方豪族和十万大山的蛮族搅和在一起,太过于团结,不利于我们交战,还是得分开打,或许更有功效!”一个参谋司的参将开口说道。

        参谋司作为如今北武堂麾下集合了最多军略谋士的一个司衙。

        牧景通过北武堂下过规定,任何异常战役,必须经过参谋司的推演之后,才能确定下来了,这一点给参谋司树立的很高的威望,即使军中大将,也不敢小看这一群纸上谈兵的人。

        “这个方向没错!”

        牧景苦笑,道“但是没这么好做啊!”

        谁都不是傻子。

        雍闿和孟获都会明白一个道理,抱团才能取暖,所以这时候,他们会必任何时候都团结一致,就算牧景想要插针,都未必能插的进去。

        “主公,刚刚南方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份密奏,东州军已经南下了!”这时候诸葛玄小步走进来,递给他密函。

        “吩咐景武司,密切注意东州军的动向!”

        “诺!”

        “志才!”

        “在!”

        “命令第三军南下!”牧景沉声的道“东州军若是进兵太猛的话,会遭遇狙击,虽说我相信张任,但是得做好准备,让张辽去接应,以保万无一失!”

        “诺!”

        戏志才点头,立刻回去拟书盖印,然后递给牧景,牧景又盖上了印鉴,正式发出去,让驻扎成都的第三军速速南下。

        “公台!”

        “在!”

        “参谋司把你们现在认为最好的作战计划,拟出来一份,然后送去前线,至于他们用不用,那是他们的事情,参谋司要做好组织一批参将,赶赴前线!”

        牧景轻声的嘱咐他,道“战场才能印鉴能力,参谋司不想成为纸上谈兵,就必须要所有能胜任参谋司的参将从真真实实的战场上面走出来,才能更好的出谋划策!”

        “是!”

        陈宫点头。

        参谋司最重要的是负责推演,推演需要兵法造诣,参将们都是学了兵法的,但是能不能把兵法灵活运用在战场上,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牧景这话,说到了他心底里面。

        ………………………………

        东州军的调动,消息并没有任何的遮掩,这也就意味着,牧军即将要调动主力南征益州的的时候,是遮不住了。

        很多人都有些蠢蠢欲动起来了。

        “这明侯连巴蜀都没有坐稳,前一段时间蜀郡还爆发了内乱,如今又要出兵南征,看起来有些穷兵黩武啊!”

        “谁说不是!”

        “这也有些太急了!”

        “明侯是年轻人,急一点也能说得过去!”

        “一统益州,乃是大义所在,有何不妥啊!”

        “内忧外患之下,明侯大动干戈,本身就是有违先主治益州之策,他如今架空了使君,独揽益州乾坤,冒天行事,必不得好下场!”

        “明侯这些年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天下谁人不知道!”

        “……”

        这个消息带给人的反应不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讽刺,也有人暗暗崇敬,倒是引起了益州内部的新的一场风暴。

        …………………………

        州牧府。

        刘璋面色铁青,他一双眼眸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木匣子,里面的头颅仿佛死不瞑目,让他心中有一股的阴凉的寒意。

        “吾父生前如此信任他张公义,他怎么可能如此待我!”

        刘璋有些竭斯底里的叫着。

        “使君,此人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辈,你日后,不可再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了!”一个青年拱手说道。

        这是刘璋最近才招揽的一个谋士。

        来自长安。

        他叫刘瑞,前朝宗室,前朝指的是西汉,祖上是淮南王,只是到了他这一脉,比卖草鞋的刘备好不到哪里去,自小贫寒,在长安以为人写书信而谋生。

        后来天子西迁,入了长安,有感身边力量薄弱,启用了不少宗室之后,他就是那时候被发掘出来了,后来又被司徒王允器重,授学数月,再后来就不见踪迹。

        当他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刘璋身边的谋士,刘璋对他颇为器重。

        “堂兄,你是不知道,吾看似益州使君,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