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武关,入南阳! 三 (五千字,两章合一)

第(1/2)页

出了武关之后,沿着驰道可南下,一日路程,便可进入南阳郡境内。

        丹水县,南阳郡三十六县之一,因位于丹水与和淇河汇流处而得名,这一座县城的规模不算大,城墙也破破烂烂的,而且人口也不多,但是因为衔接南阳入关中的驰道,倒是很热闹。

        这里的坊市很多,商旅也不少。

        而且因为最近的关中乱战,不少商队不敢进入关中,甚至不敢接近武关,只能逗留在这里,让这一座小城变得更加的热闹起来了。

        “也不知道武关什么时候带能通路?”

        “天知道啊!”

        “现在关中还在打,之前可听说武关已经被重兵占领,商队都不敢走这条路了!”

        “还别说,前几天武关还在大战!”

        “可惜了我这一车的布匹啊,要是进入关中,最少能赚一笔,现在,可能连路费都亏本了!”

        “林兄,你之前的布匹不都是卖给景平商行的吗?”

        “你还不知道吗,景平商行已经内讧了,现在商行分家,乱哄哄的,哪有时间理我们这些小商户啊!”

        “哎,若是相国大人尚在,景平商行岂会落的如此下场!”

        “……”

        商户们无法进入关中,只能在一些茶肆酒馆逗留,每天聚集人,喝喝小酒,尝尝清茶,等待着武关通关。

        初平元年,八月十七日。

        中午。

        一队列一队列的兵马出现在丹水县城的西北郊外。

        旗帜大部分为牧字主旗,然后还有景平,黄巾,白波,暴熊等一面面的军旗。

        这是牧军主力。

        三日行军,牧军全军脱离的武关,离开关中之地,进入了南阳郡的丹水县。

        “我们总算是杀出来了!”

        牧军无数将士发出了感叹。

        从雒阳杀出来,一波三折,他们经历一战一战,当初四个军十万将士,如今仅存的数字已经不足三分之二,伤亡的数字,让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沉甸甸的。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很多将士还是有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那是他们对生存的喜悦。

        “南阳,我回来了!”

        而牧景的想法却是不一样的。

        重新踏上南阳这一块土地,他的心情很复杂,有冲出生天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更多的是返回故地的那种踏实感,仿佛他就该在南阳落叶生根。

        虽南阳或许他不能久留,毕竟现在的他,挡不住袁术的气势。

        但是在这里插旗,他是做得到的。

        “我们丹水怎么会有这么多兵马?”

        “这是从哪里来来的!”

        无数的将士涌进了丹水县,倒是引起的丹水百姓的围观。

        “牧字战旗?”

        “县令大人亲自迎之,何许人也!”

        “难道是相国牧大人吗?”

        “不是说牧大人已经战死关中了吗?”

        “牧大人归为当今相国,何等英勇,从我们南阳一路北上,战功赫赫,岂会战死!”

        “朝廷早已经告示,牧相国已死,这该是牧氏少主吧!”

        “牧氏少主年少有为,如今牧相国已死,唯他方有如此声势了!“

        丹水百姓不多,但是对进入了兵马并不担忧,毕竟是开城门迎接进来了,并非敌军,而且牧字战旗让他们天生有信任的感觉,毕竟牧山起于南阳,在南阳拥有很大的威望。

        ……

        县衙。

        牧景跨步而入,数日行军,风尘仆仆,但是对于他一个武者来说,并没有过于疲惫,他解开了身上的披风,径直都到的首位之上,跪坐下来。

        后面跟着他进来的文武大将,列队站立。

        “属下谭素,拜见主公!”

        一个五旬文士走出来,拱手在下,毕恭毕敬的行礼。

        “主公,此乃丹水县令,谭素,谭明一,当初先主亲自指派的丹水县令!”刘劲轻声的介绍说道。

        “谭县令请起,不必多礼!”

        牧景抬头,目光打量了这一个文士,看起面相,倒是一个务实的人,这该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他轻轻的虚扶了一下,微笑的说道。

        “主公,这是我们丹水的户籍名册,还有税收账本,今主公主政,当亲自过目!”谭素寒暄了几句之后,送上了几分卷宗。

        “此小事也!”

        牧景看了一眼这些卷宗,摇摇头“你既为丹水县令,此事该你管理,我父亲信任你,我也信任你,你能管得好丹水,我这一次南下而来,虽为逃难,可也非为一县之地,丹水以前如何运作,以后就如何运作,不必朝令夕改!”

        “是!”

        谭素松了一口气。

        他是一个能吏,郁郁不得志十余载,牧山入住南阳之后,他毛遂自荐,反而得牧山其中,委任为一县之令,这些年他在丹水县可是用尽了心思,虽不至于让丹水发展迅速,但是也渐渐改变了丹水百姓不少的生活。

        他不介意臣服牧景之下,毕竟牧景是牧山的独子,牧山与他有知遇之恩,在如今乱世,朝廷不主,地方自立,忠于朝廷的思想越来越薄弱,反而寻得以明主,发挥自己的才学,方为上等。

        而且牧景颇有名声,少年成名,征战沙场无敌手,还能在牧山战死之后,带着部将从关中杀出来,让他对牧景更加的有信心了。

        所以臣服牧景,他没意见。

        但是他就怕牧景年幼,对政务之事并不熟悉,接手之后,培养亲信,革除老将,他也非恋权之人,可朝令夕改,必然会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丹水摧毁于一旦。

        不够现在牧景的态度倒是让他感觉轻松了不少,不管牧景懂不懂政务,至少他不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

        “仲孙!”

        牧景的眸子猎猎,凝视一眼刘劲,如今他为主,称呼刘劲,自然是以字为主,他沉声的道“今之南阳尚有多少县城归于你统治?”

        既然回来南阳了,总要先了解一下南阳的情况。

        他最关心的是,南阳还有多少地盘。

        “属下无能!”

        刘劲闻言,微微苦笑,他拱手回答“当初汝南军从汝南杀入,江东军北上,我兵力不足,根本保不住南阳郡,辜负了先主的托付,先主把南阳军托付与吾之手,吾却把南阳丢了,今不过只有南阳西部,比较荒芜的冠军,南乡,顺阳,武当,丹水,析县,六县归于吾麾下而已,其余之地,皆为袁术统治!”

        牧景闻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这不怪你,怪我,怪父亲,怪我们太贪心了,当初若是放弃进入京城,不搅动这一摊乱局,或许我们可以在南阳扎根,终归是太贪心了!”

        他想过了一百万次的如果,如果当初他没有让父亲下决心入京城,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呢。

        可如果终究是如果。

        他们就是进了京城,现在他们就是败了,而且败得彻头彻尾。

        伤感只是一时,牧景很快就回归正题,他挥挥手,胡昭走上来,摊开一份地图,这是南阳舆图,详细了标示出南阳郡各个县城的地标,道路,耕田,山峰,河流……等等。

        牧景对着这一份舆图,沉思了很久,才开口说道“六县之地,虽不多,可于南阳地势,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占据南阳西部之地,地大人稀,有可用资源,倒是是一个屯田养兵之地!”

        “屯田养兵?”

        众将闻言,面面相窥。

        “出了关中,关中兵马不会南下追击,他们还没有走出关中的勇气,至于袁术,他倒是会对我们赶尽杀绝,但是他们现在的精力都放在豫州了,不会为了这六个县城来和我硬碰硬!”

        牧景道“我们倒是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我们休养生息的时间!”

        “可是主公,南阳虽富裕,可这六个县城向来贫瘠,根本养不起这么这么多兵马?”戏志才道。

        牧军虽说元气大伤,可四军兵马仍有数万之多,凭这六县之地,想要养活这些将士,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所以我们才要屯田!”

        牧景说道“据我所知,南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