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8章退位诏书

第(1/2)页

大臣们转向之快,连宋宽都感到有些意外。

        按照他原来跟孙同仁商议的而计划,是准备在朝上杀掉一半的大臣,才能达到威逼的目的。没想到,仅仅杀了一个蔡奉,就一举扭转了局面。

        赵英麒此时已经穷途末路,只好同意退位。

        罗启华拿出已经准备好的退位诏书,赵英麒在上面画押,盖上了国玺,就算是完成了退位程序。

        至于新的皇帝,则出乎大多数大臣的意料。

        原来人们以为宋宽出头操纵此事,会是东平王继位,实际却是南安王韩天斗继位。

        不过,人们细想一下以前关于韩天斗斩白蛇的那些传言,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原来,在那个时候,三藩就已经做韩天斗继位的准备了。

        按照宋宽和罗启华等人的安排,众大臣们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衙门,安抚官员。

        候孝廉暂时署理兵部尚书一职,向各地发出公文,号令各地兵马停止抵抗,向三藩军队投降。

        贾雨村急忙离去,回到顺天府衙门,发出安民告示。

        军机处则向各地官府发出公文,号令各地官员各守本分,保境安民,等待新皇旨意。

        至于各个大臣的官职,宋宽也许下了诺言,待新皇登基后,再行确定。鉴于各位大臣拥立新皇有功,到时候会论功行赏。

        大臣们自然不用出走长安了,于是纷纷重操旧职,各个恪尽职守,比起以前更加卖力了。

        皇宫的守卫,已经全部被换成了锦衣军。原来的皇宫侍卫,除了被杀掉的一些,全数被编入御林军。

        御林军由原来的守卫皇城外围,现在履行的是原来锦衣军的职责。

        锦衣军和御林军的职责,正好互换了。

        原来大开的,方便人们逃走的城门,仍然敞开着。

        随着天佑退位消息的传开,外逃的人流几乎不见了。原来想走的人,也不走了。

        王朝更替之时,血战帝都,烧杀抢掠,处处战火,横尸遍地以及屠城这类恐怖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官员们照旧在衙门里做自己的差事,老百姓照旧过自己的日子。除了换了一个皇帝,一切都没有改变。

        养心殿内,废皇赵英麒这这里传了最后一顿御膳,跟他在一起吃饭的,是宋宽。

        就在不久前,两人这样在一起吃饭的情形,还时常发生。

        那个时候,两人还情同兄弟,至少表面上如此。

        再往前推,这样的情形就更多了。更多的时候,还多了两个人,一个是韩奇,一个是李乾。

        不过,那个时候,赵英麒的身份还是太子。

        “宋宽,你们究竟是什么时候想造反的?”

        赵英麒的情绪,现在已经平静下来,说话的语气,就像在谈论着一件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似的。

        “从我的祖父的时候,就想了。”

        “为什么拖了这么久?”

        “以前造反,不可能成功。”

        “这次怎么就下定决心了?”

        “这次能成功。”

        “为何?”

        “因为你做了皇帝。”

        “你是说朕……,你是说我昏庸无能?”

        “倒也不全是,主要是没人会帮你家,你家把人都给得罪了。”

        “我家待你们不薄,为何非要造反?”

        “因为你家不信任我们,随时可能把我们杀了。”

        “其实我们也很忌惮你们,早就想撤藩,到底也没有撤。其实你们不必造反,我没想过要杀你们。”

        “我相信你的话是真的。但是,我们不敢把身家性命押在你的一念之间。做人质的滋味,并不好受。你原来也没想过对那六家国公府下手,最后不也是下手了?有些事情,由不得你自己的。”

        “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一家?”

        “新皇的意思是,封你为幽王,交出皇宫和财产,举家迁往云南。你放心,吃穿用度什么的,会供给你们。不过,要想保持原来的规制礼仪,是不可能的。”

        “其实你们可以杀了我,也一样可以登基,开立新朝。为何非要我禅让?”

        “天下有德者居之,这可以让我们尽快收拾民心,平稳过渡。杀人太多,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你主动退位了,可以让天下人尽快忘了前朝。毕竟新皇也是需要天下拥戴的。”

        “怎么是韩天斗做了皇帝,我还以为是东平王当皇帝呢?”

        “其一,韩家兵力最多,财力最盛。其二,新皇在西南名望最高。其三,二十年后,轮到我家,我家做二十年,轮到李家。”

        “这就是皇帝轮流做了,你们就不怕他做了二十年,不给你家做?”

        “二十年后的事情,谁又知道会怎么样呢?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真有些后悔没有早日识破罗启华、孙同仁。贾雨村之流的真面目。不过,现在我把他们甩给你们了,以后该头疼的的,就是你们了。”

        “你放心,他们在我们手里,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的。”

        两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真的就像老朋友一样。

        孙同仁带着一队锦衣军过来,赵英麒放下筷子。

        “我是不是该走了?”

        “我送送赵兄弟。”

        宋宽也站起身来。

        已经有一队车马在等候了,皇后、太子以及几个妃嫔和宫女太监们,一共四五十人,分坐在车上。

        他们即将启程,锦衣军将护送他们,远赴云南。

        出了紫禁城,赵英麒停住。

        “宋兄留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