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凤终还朝四十三

第(1/2)页

李治一时听得怔忡,半晌才叹息道:



        “难怪王叔说他们一个痴,一个傻。唉……



        罢了,既然如此,那左侧护卫,便是尉迟将军罢!论到底,父皇心里也是念着他们的。



        再者,既然昔年间父皇也是着他们做个守门神将,想必他们也是有些大功德在身的……



        就这么着罢!德安!”



        一侧德安应声上前,便听李治吩咐道:



        “传朕口谕于内司,先帝在时,尚且以秦与尉迟二位将军为守门神将,可见其德其功,皆可为先帝神辅。生受功禄,死享牲奉才为配着。



        故自今日起,长安百姓可绘其二位神容于纸帛之上,悬于家中,以示恭奉,以慰其德。



        但有供奉二位之像者,则可免赋税半年,以示其恩。”



        德安立时引命而退,李道宗闻得此言,也是再三替旧友感谢李治之恩。



        李治却只道:



        “论起来这二位却是天大功德,若无他二人,也再难提得朕,如此也算是朕的一番感念之意了。”



        李治旨令一下,长安城中百姓立时传扬开来,又因叔宝敬德二人守宫之事人尽皆知,又是旨令下传之时,有司小吏不慎,竟将“守门神将”四字漏了一个,变成了“守门神”,于是便内外皆传,道李治赐旨,却是赐了二位守门神。



        于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门神风俗,便由此日而始。



        言毕之后,李治又看了看左右,这才问了自己真正想问的事,道:



        “其实今日召了王叔前来,一为此事,二为者,却是那弃宗弄赞之事。”



        一边说,一边便将李绩密本着瑞安传与道宗看。



        道宗接过,阅毕,沉吟一番才道:



        “主上可是忧心这突厥之势,会否有所易变?”



        李治点头道:



        “王叔深知朕心。”



        道宗想了一想才道:



        “论起来,这弃宗弄赞却是个忠于主上的,且有他与公主(就是文成公主)在,必然是突厥安定。



        只是奈何眼下他大势已去,确是需要早做打算才好。”



        李治点头,这才忧心道:



        “所以朕才说要请王叔来。毕竟皇姐(文成公主既然这里安排成了李道宗的女儿,论起来就是李治的族姐。因为她已然出嫁,所以在道宗面前叫她一声皇姐)日里常与王叔书信往来,总是王叔最了解突厥的。



        想必英国公此番书信至此,也是为着朕能够与王叔商议一番,早做定夺。”



        道宗点了点头道:



        “若论其意必当如此。若言其势者……



        恕臣直言,那弃宗弄赞有一子,名唤共日共赞,可惜却是英年早逝,只留一孙芒松芒赞在世。



        这孩子倒也是好孩子,也是颇承其祖之风。以老臣之见,可立为汗。”



        李治点头:



        “既然王叔都这般说了,那就是他了。只是朕观王叔,似有犹豫之意……怎么,这突厥之事,还有什么变数么?”



        道宗这才叉手当胸,轻声道:



        “回主上,臣犹豫的,却是那弃宗弄赞之兄。”



        李治一怔,皱眉道:



        “你说他那个不满一岁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