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有变,风云暗争十五

第(1/2)页

是夜(三月初二)。



        丑时三刻。



        阴妃闻得太宗敕令李绩发兵讨齐,便下定决心。



        乃暗使司医刘芍儿,私以阴弘智所进之毒水,入延嘉殿中。



        延嘉殿中充容徐惠因怜太宗近日困苦,亲手制成羹汤。阴氏早有所闻,料太宗信爱徐惠至斯,再不使疑,遂使芍儿落毒至此物之中。



        平日间延嘉殿安防甚密。然今日因变事,金吾卫调动,加之徐惠与武媚娘一时不察夜深竟有如此之事,竟致芍儿功成。



        得芍儿报成,德妃遂私密泣语刘芍儿道:



        “陛下待本宫如此厚爱,然本宫终究辜负……



        只求能借此机会,保得佑儿平安,便再无所求。本宫负于陛下,自当随陛下而去……



        至于那徐惠,她既为长孙贼子之探,那并死也要拉她一道……”



        尔后便亲血书一封交与刘芍儿,命其必求得太宗临终前亲阅,然后从容自尽。



        可惜天算不若人算。



        徐惠突然间,因宫外传入密信至内,道长孙无忌求见,竟不得亲奉羹汤入太极殿。



        才人武媚娘为见她忧心,便自告奋勇送羹汤入太极殿。



        媚娘既入,便见太宗正为齐王之事烦忧,更召得魏王李泰随侍商议。



        媚娘见状,便柔软劝之,太宗闻得羹汤乃徐惠所进,龙颜微一松便欲饮之。



        方欲食,魏王李泰便提醒道未经试毒不当入口,媚娘便着王德引银针一试。



        结果银针一落,针尖立刻发黑,显有毒入内。



        太宗遂怒视媚娘。



        媚娘震惊百般求告,然魏王李泰一旁指定媚娘有事,又道徐惠亦有可疑。



        太宗却不语。



        媚娘见太宗如此,以为太宗竟有不信自己与徐惠二人之意,心下发冷,便夺手将汤羹饮下以证己清白。



        太宗李泰见状均大惊,太宗急上前以手掐媚娘咽喉使其吐之大半,李泰又急急喝令传医。



        俄顷医至以药解之,媚娘身中毒性竟去大半。



        然虽不致死地却昏迷不醒,加之投毒事立,未得详审,太宗便着令禁于掖庭狱中严加看管,只待其醒来之后再行审议。



        一时间宫中震动。



        晋王李治已寝,闻近侍德安报之,心中惊伤欲狂。



        幸得德安劝解点醒,急奔大吉殿,欲取得刘芍儿手中阴妃手书。



        然憾为刘芍儿也莫名中毒而死不知何人下手。



        李治虽得阴妃手书,急欲救媚娘脱狱,却更知无人证在手太宗难判媚娘无罪。



        只得暂时隐忍,更私命左右必得护住媚娘安危不教再受伤害。更悄请孙思邈入掖庭,救治媚娘,并调制解药,不使媚娘再受毒害之苦。



        太子闻之此事,颇有奇罕,便道齐王反之不成乃离京都远故。若以他为则东宫与正宫如此之近,何事不成。



        汉王李元昌闻之,怂恿太子成事。太子断然不允,然元昌君集等人诸多策动,更以魏王之事左右,太子意动。



        贞观十七年三月初三日。



        太极宫。



        晖政门前。



        当朝司徒长孙无忌抱着玉圭,安静地立在守门石兽之后,一处外人不得看见的角落中。



        不多时,一身杏黄春衣的徐惠便带了文娘,急急而来:“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微施一礼,便歉然道:“如此时刻,却请娘娘冒险前来,是老臣的不是。可有些事,为娘娘安然,老臣必得当面问过才好。”



        “大人请问。”徐惠满脸憔悴之色。



        “昨夜之事,娘娘可有疑凶?”长孙无忌问。



        徐惠摇头,苦苦一笑:“虽知是阴妃所为……可她现下已然服毒自尽,连身边侍女也一并自尽,却是再不得对证了。”



        长孙无忌点头,又问:“可知此番事情,与其他诸殿有否牵连?”



        徐惠再摇头:“陛下现在只说阴妃之死,是因内疚齐王谋反,心中不安才行自尽……却再不肯与媚娘之事牵上联系。”



        长孙无忌点头,便再问:“那晋王爷,可有何动作?”



        徐惠心中一跳,容色却丝毫不改,只是苦恼摇头:“若是王爷有什么办法……只怕媚娘此刻也得脱逃了。”



        长孙无忌闻言,微垂眼睑,便再点一点头,慰道:



        “徐充容无需担忧,想必不日,武才人之沉冤必可得雪。”



        徐惠闻言,眼眶便是一红,险些掉下泪来:



        “便是沉冤可雪又如何?媚娘此番却还不知能不能活得过今朝呢!”



        长孙无忌不语,只是沉默。



        ……



        片刻之后。



        徐惠看着长孙无忌走远,将楚楚可怜的表情收起,换上一脸冷漠之色。



        文娘见状便道:“娘娘,为什么不告诉长孙大人,武姐姐已然清醒了?”



        “如果他知道媚娘醒了,只怕对媚娘反而不好。”徐惠淡淡道,然后才带着文娘原路急急折返道:“太极殿里可有什么动静?”



        文娘小碎步跟上,轻声道:“陛下倒是没有怀疑过娘娘……甚至似乎,也不是真的相信武姐姐是主谋。只是陛下心思难测……”



        徐惠叹了口气,容色复杂:“他怀疑不怀疑媚娘,现在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众臣如何看这件事……



        对了,王爷那里可有什么消息?”



        文娘知她所问是稚奴,便摇头道:“除了努力寻找人证,再无他法。”



        徐惠闻言更忧,便道:“想个法子,安排一下,我晚上要去见一见媚娘。”



        “好。”



        徐惠刚转至百福殿院内,便远远瞧见守在那里,早早等着的稚奴。



        “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