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节南部县城(1)

第(2/2)页

)在原巴西郡地立北巴西部郡,又改南充国县为南国县、西充国县为西国县,同属北巴西郡。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改南国县为南部县,仍属北巴西郡;天监八年(511年)于北巴西郡置南梁北巴州。大同中(535-546)州、郡、县建置变革纷繁;在南部县设置南部郡(领县一,郡、县治地均在今南隆镇);又分金迁戍地置金迁郡,并置郡辖金匮县(郡、县治地均在今升钟镇桥坝头村);改掌天戍地为掌天郡及郡辖西水县(郡、县治地均在今西河乡高峰村);复改西国县为西充县。南部、金迁、掌天、木兰四郡皆隶南梁北巴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改北巴西郡为盘龙郡(州、郡治阆中)。改南部郡为新安郡、隆州新安郡仍领南部一县。又将木兰、掌天二郡并入金迁郡,改西充国县为晋城县,改金匮县为晋安县,晋城、晋安、西水三县皆属金迁郡。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南部县属盘龙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推行州县二级制,悉罢全国诸郡。罢金迁郡,以地属隆州(治阆中);省晋安县入晋城县,移治晋安坝(今升钟镇桥坝头村)。其时,南部县、晋城、西水三县皆隶隆州。大业元年(605年),西水县因水毁,治徙彭定故宅(今保城境内)。是年,又罢隆州置巴西郡,南部、晋城、西水三县为巴西郡所辖。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巴西郡为隆州,改晋城县为晋安县。同年又析南部、晋安二县地置新井县(治今大桥镇附近);四年析南部、相如二县地置城县,后避太子讳更名新政县(治今仪陇县新政镇)。其时,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五县均隶隆州。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县不变。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在今四川省地区置益、梓、利、夔四路,利州路仍置阆州阆中郡,领有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诸县,所以真是太巧了,现代社会叫南部县,现在依然叫南部县。”

  小飞笑嘻嘻的说道:“确实你们南部县历史悠久,现代社会叫南部,大宋初年也叫南部。你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西汉严君平、张飞、唐代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名流都曾流寓于此。先后出过骁将张巍、成都王谯纵、工部尚书李先复、宰相陈省华、大学士蒲宗孟、民国中央委员陈介生、抗日英烈柴意新、中共中央委员蒲海清等历史名人。陈氏三状元,即四川南充市新井县,现代社会在今南部县大桥镇有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北宋初年,三子相继中进士,尧叟、尧咨考中状元,俗称三状元,大桥镇因此而闻名当世。就是上次我们在京城巧遇的你的老乡,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呢,南部人为了纪念这3位进士,自发集资先后在其出生地修建了状元祠,在南部县城的嘉陵江边雕塑了三兄弟的纪念像。当时,雕有三状元像的柳林公园是南部县唯一的一个城市公园。“陈氏三状元”是柳林文化公园内最醒目、最骄傲的标志。”

  我惊讶的说:“对的,你怎么知道的,我正要说这段呢,“小飞眉飞色舞的扬了扬手中的手机道:“这不,百度里都有吗?”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