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节大快朵颐

第(2/2)页

滴答滴着鲜血的新鲜嫩滑的羊肉切成拇指大小约3平方厘米见方的肉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有的不紧不慢的把那些红柳的细条截削成统一长度的木钎,有的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平串在刚刚精致而成的树杈上,每串约六七块肉,有的有条不紊的把这些串好的血淋淋的羊肉片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好,再小心翼翼的放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面慢慢的烤起来,放在烈焰上烤香喷喷的羊肉串了。而且条件允许,我们还别出心裁的制作了一种当地有特色的独具特色的肚子烤肉。其实这个做法也十分简单,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火堆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据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

        大家一边马不停蹄的忙碌着,一边交头接耳起来:“其实追溯烤羊肉的历史,大概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就开始用火炙各种野兽吃,那时没有调料,也没有什么工具。从考古资料看,早在1800年前,中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而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是吐鲁番是最富有盛名的民族风味小吃。而且xīn  jiāng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妇孺皆知。“”据中国的一些史料记载,古人都有炙、燔肉的嗜好。西汉出土的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了有关饮食的遗策,其中就有牛灸、犬肋炙、系炙、鹿炙、鸡炙等烤动物肉的资料,特别是山东诸城县凉台的东汉孙琮享内出土的庖厨图中,烤羊肉串,不过正宗的要数xīn  jiāng的了。”

        大家兴高采烈的围坐在烤羊肉串的火堆旁,红红的火焰燃烧得一片绚烂无比,映衬得我们被冰雪冻红的一张张笑脸更是霞光满面,我们心急如焚,望穿秋水的望这那轻烟缭绕的烤炉和烤得白中带红的羊肉串,贪婪的嗅着那一股股浓郁而温馨的扑鼻而来的香气扑鼻的美好的诱人的羊肉味道,情不自禁的欢快地拍着手,兴高采烈的唱着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几首些吃羊肉的诗歌来宋作者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四第五华筵正大宫,辘轳引酒吸长虹。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宋代张耒的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肥兔与奔鹑,日夕悬庖屋。嬉嬉顾妻孥,滋味喉可欲。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饮兵厨羔羊酒。还有一首就是宋代晁公溯的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鸾刀荐味下曲糵,酿久骨醉凝浮脂。朝来清香发瓮面,起视绿涨微生漪。入杯无声泻重碧,仅得一醉夫何为。君不见先王作诰已刺讥,后来为此尤可悲。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