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泸州宝钞

第(2/2)页

这样家里世代经商的人来说并是不什么难题。

        对待钱荒刘整也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只能听从韩振汉的建议把印钱的事情交给了韩振汉,并且还把自己的官家刘全,安排了过去,带了一队亲兵,美其名曰:要保护造钱坊的安全。实际为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不过韩振汉并不在意这些,还是拍了几个曾经做过油印的工人,配合造纸坊原本的工人,加上改进了一些工具,纸浆都是现成的半成品,改进过后的铜刀粉碎机,利用风力和畜力来带动,有风的天气,那几头草原来的牛就可以休息了。实在没有风,那就只能靠牛来拉动。

        先进的工具,加上刘整的支持,铜板熔炼制作好之后,流水线印刷厂就可以动工了。韩振汉在宋朝已经有了的活字印刷术之上,有改进出了机械活字印刷。实际上就是做出了几十个‘自动编码印章’。

        没个印章上面有二十个齿轮,每一个齿轮上面有十个等距的面,十个面上雕刻这,一到零十个数字。数字的下方还有小的阿拉伯数字。而且还是现在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印刷体。

        这些设计,都是可已经在鉴别真伪的时候,哪来判断的。钞票的基本单位被设定成了文。面值分别是,十、百、千。只有这三种,并且根据面值大小钞票的尺寸也不同。抬头书写天佑大宋,泸州宝钞。

        下方备注上了,写下了,发行年,右下角是数字编号,中间画了一个泸州府城的远处画像。背面画的是泸州三江口的风景。

        这样的纸钞用了七天的时间就做出来了,一千万钱。并且这一千万钱,韩振汉还让刘整拿出了一万两白银作为,货币本金。

        在十天后关饷的时候,整个泸州境内的三十万姓,几乎有十分之一都收到了这样的宝钞,并且还被告知,这个就是钱,上面确实是有一个缩小版本的泸州知州的大印,并且做工精美。

        但是老百姓不认啊,这个时候各地的税吏,就把韩振汉的后招给说了出来,

        “宝钞一千钱,就是这个上面的一千蚊,可以到泸州城里,大地钱庄去兑换成银两,你们出去花这个钱如果有客商干不收钱可以报官,我们回去派人罚他们的钱。并且还能在罚款当中奖励给你们一部分。”

        泸州本地的商人也都收到了,刘整的发出来的通告,所有的商户不得拒收泸州宝钞,私自损坏泸州宝钞的人,需要照价赔偿。

        这种刚刚发行的货币,就怕出现挤兑狂潮,问题出在老百姓不相信新的货币,而是觉得这是知州没有钱了给他们打的欠条。心里害怕着急的老百姓,就会把自己手里的钱贱卖给商户,或者是专门收这个钱的人。

        而把钱收集起来的商贩就会把这些低价手来的泸州宝钞,拿去正价兑换出银两。而韩振汉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第一批发型的货币并不多,只有一千万钱,并且准备金都准备妥当。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