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土豪

第(1/2)页

拿着一个算盘,张越走出房门,门前已是熙熙攘攘。

        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张越就发现,今天聚集在此的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多。

        最起码有两百余人!

        再一看路口,还停了七八辆马车。

        张越于是在心里微微一笑,姜太公直钩钓鱼,钓了三年,终于钓上周文王。

        他在这甲亭钓鱼,钓了这十余日,总算也有鱼儿上钩了。

        也算不枉他煞费苦心。

        “张生好……”

        “见过张生……”

        左近等待的士子纷纷拱手问好,张越也一一回礼,作揖说道:“诸君午安……”

        这时,人群之中,忽然有人说道:“你就是那个张毅?”

        张越扭头看去,却见在十余随从簇拥下,一个锦衣华服的男子,非常傲气的挤开人群。

        他穿着价值连城的蜀锦常衣,腰间系着一把镶嵌了宝石的长剑,脚履丝质鞋,手上更是戴着一只亮瞎眼的黄金扳指。

        但最让张越注意的,却是他的冠帽。

        那是一顶獬豸冠!

        当世服獬豸冠的,只有两种人。

        第一,执法的官吏。

        如廷尉卿诸吏、执金吾诸有司、御史大夫麾下的御史们。

        第二,法家的人!

        獬豸冠是很好辨认的。

        这种冠帽高五寸,以纚为展筒,以铁柱为卷,方方正正,很好辨认。

        因是楚庄王所发明,所以獬豸冠又号楚冠。

        当年,叔孙通见高帝,因服儒服,着儒冠,高帝不喜,于是改传楚服,戴楚冠,高帝方才转怒为喜,愿意听他说话。

        当时叔孙通所戴的楚冠,就是獬豸冠。

        毫无疑问,这个贵公子必定不是什么廷尉官吏、执金吾下属或者御史什么的。

        那么,他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法家士子!

        这可是颇为稀奇了啊!

        当世,法家虽然依旧兴盛,在张汤举起了‘春秋决狱’的旗号后,儒法合作颇为顺利。

        儒皮法骨的事业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

        荀子当年,所设想的儒法合流,终于在汉室变成了现实。

        只是……

        现下的法家士子、大臣,皆出身于中下层。

        大部分都是佐吏之后,胥吏之子。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可能去学什么法家思想的。

        一个豪富子弟,居然是法家的士子?

        这太稀奇了!

        简直就跟老鼠表示要报考黑猫警长的学校,兔子跑去狐狸洞里要求跟随狐狸修道一样稀奇!

        张越笑着看着对方,微微作揖,拜道:“鄙人正是,不止阁下是?”

        “茂陵法家拂士袁常!”对方大咧咧的看着张越,不屑的道:“听说尊驾学究天人,吾不是太相信,所以冒昧上门,向阁下讨教一番……”

        哦……

        踢馆的啊……

        张越瞄了一眼对方,虽然对于法家的思想和理论,他暂时没有去涉猎,也没有去学习。

        但不要紧,回溯的史记里,太史公曾经评价法家,说他们——不别亲疏,一断于法,严而少恩,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

        众所周知的,太史公本人的立场是亲近儒家,心慕黄老,所以对于法家、墨家都有所偏颇。

        是故,描述法家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偏颇。

        所以呢,这个评价仅供参考。

        张越也不会全信,但也不会不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