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五节 谣言(1)

第(1/2)页

“听说了吗?”

        “张蚩尤造的曲辕犁,好像是用了什么邪法,邻村的王三便因为用了那曲辕犁,结果患了怪疾……”

        在长安城城外的某个小村落,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悄悄的靠近一个正在树下带着孩子玩耍的老妇说道。

        “这不可能吧?”老妇人听了,皱起眉头,不是很相信的看着来人:“罗二郎,你从哪里听说的?”

        “俺从邻村听说的呀……”那男子斩钉截铁的道:“大娘要是不信……俺也没办法……”

        老妇人狐疑的看着来人,这罗二郎是这村中有名的闲汉。

        在如今这个只要肯卖力气,不愁找不到活,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他是村里少数几个依然和过去一般,成天到处溜达,混吃混喝的余子。

        连其兄弟都离他离的远远的。

        不过,正也因为是这样,他的消息渠道总比其他人来的灵通。

        村里人对外界的多数了解,都是通过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从外面带回来的。

        所以,老妇人将信将疑。

        出于妇女本身的谨慎以及几十年生活的经验,老妇人顾不得辨别真伪,急匆匆的带着孩子赶回家去。

        她家自是买不起那价值数千钱的曲辕犁。

        但今年春耕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媳妇,花了一百钱,从本村的五大夫罗生手里租借了一具曲辕犁,又从官府租了一头耕牛协助耕作。

        还别说,那曲辕犁与耕牛一用上,家里的七十亩地,只用了三天就耕完了。

        那地翻的又深又长,春天播下的粟种和麦种,长的叫人欢喜不已。

        这不眼看着就要收获了,亭长说了,今年村里的地,起码也能得四五石粮食一亩。

        从前,老妇人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天子圣明,有贤臣辅佐。

        但现在,听了罗二郎的话,她难免心慌起来。

        没办法,宁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乃是多数似她这般的老妇的处世哲学。

        小心谨慎,胆小怯懦,是她们的共同特征。

        所以,老妇现在已不管真相如何。

        她只想着赶快回家,祭神祈福,好消灾解难。

        这也是似她这样的老妇的第一反应。

        而罗二郎看着那老妇人,急匆匆的带着孩子回家,他乐呵的笑了一声,从兜里翻出几个五铢钱,在手里转了一圈:“总算是赚回本金了!”

        然后,他握着拳头,振奋无比的在心里高呼:“接着,就该是俺发财的时候了!”

        他想着相熟的人,给他介绍的这个活。

        心里面美滋滋的,满是欢喜:“待俺发家富贵之后,必要在村中盖一个大房子,就像贾大夫家那样明亮的日字房,再买最好的绸缎,请裁缝做成袍子,穿在身上,必是威风无比!”

        畅想着富贵后的美好生活,罗二郎的嘴角忍不住流下口水。

        没办法,由不得他不憧憬。

        似他这样的人,最喜欢的就是这般来钱的活。

        这个活是他相熟的长安人陈宛介绍给他的,而陈宛是长安大游侠陈进的胞弟。

        四舍五入,也可以看做是陈进下发的活。

        这个活很简单,便是叫他去这长安城外的各个村亭,传播一些‘曲辕犁有邪异,用的人会得病、甚至死’这样的话。

        每讲给一个人知道,便可以得到一个五铢钱。

        只不过呢……

        陈宛说了,为防止有人接了活偷懒不去做,也为了保证信誉。

        所以,接活前得交保证金。

        像他这样的,接了这附近数个村亭的活的人,就要交至少五百钱的保证金。

        当然了,只要将那些话,传遍这附近亭里。

        那么,保证金就会和酬劳一起退还。

        陈宛算了一下,只要自己努力一点,三五天就可以将这个事情做成。

        然后就可以拿到起码五百钱的酬劳!

        他长兄去年去给官府修渠道,整整一个月,累死累活,扣掉伙食费用后,也才得到不过四百钱的工钱而已!

        而他,只要三五天就能赚到这许多!

        想到这里,罗二郎顿时美滋滋的翘起嘴唇,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于是,他马不停蹄的在村亭里窜来窜去,找到机会,就与那些老妇人讲他的那些话。

        只用了不过三天,他将‘曲辕犁有邪异’的谣言,传遍了左近的十里八乡。

        现在,他已不需要主动去找人说了。

        妇人们已经自发的议论起来。

        村亭之间,人们看着那些曲辕犁、粟米、麦子的眼神,都有些怪异了。

        虽然还没有人公开的讨论和提议销毁曲辕犁,铲掉麦子与粟米,然而私下里,几乎家家都有过祭神祈福。

        罗二郎见到这个情况,于是心满意足,兴高采烈的回转长安,在一间酒肆里,找到了那正与人喝酒说话的陈宛。

        “三郎!三郎!”罗二郎将陈宛拉到一边,兴奋的告诉他:“前日三郎叫俺做的事情,俺已经做好了!甲乡那边,现在已是人尽皆知那曲辕犁有邪异,新丰麦种、粟种人吃多了要得病的事情!”

        然后他就搓着手,满脸期待的看着陈宛。

        陈宛呵呵一笑,对他道:“做得好!二郎!”

        “俺听说,那甲乡有千来口人吧!”

        “你这三天就赚了一千多钱啊!东市里的掌柜怕也不过如此了!”

        说着,陈宛就要叫人去取钱来给罗二郎结算报酬,不过,他忽然想起一个事情,叫住了去取钱的下人,对罗二郎道:“二郎却是要等上一等了……这个事情,毕竟空口无凭,俺得叫人去取证一番……不然,那出钱的贵人若知俺没有查证,便随便给钱,恐怕会叫俺大兄打死俺的!”

        罗二郎不疑有他,因这陈宛乃是陈进的胞弟,而那陈进乃是这长安城里有数的大游侠,和其往来的都是身家千万的大贾,千石以上的贵人。

        手里的家訾,没有百万,也有几十万。

        这等人物,岂会骗他?

        罗二郎满口答应:“三郎尽管差人去查证就是了!”

        “嗯!”陈宛点点头道:“此事却是不急……”

        “不过,查证可能需要两三日……”

        “这几日,二郎就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