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节潜流2

第(1/2)页

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光禄勋衙门,陈惠立刻就去拜见韩说。

        可是,在门口却吃了闭门羹。

        一个看上去似乎是韩说家臣的男子,拦住了他:“陈郎中……主上正在午休,有什么事情,告知小人就好了……”

        “可明明……”陈惠一楞,正要反驳,就看到在不远处,光禄勋韩说正领着一个身穿儒袍的士大夫,走向官邸的后院,他马上就将要说出口的话吞回肚子里。

        事到如今,他岂能不知,韩说也在害怕?

        怕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万一被那张子重反击!

        但他却是没有办法,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留候家族要是崛起了,还能有他曲逆候子孙逍遥快活的地方?

        这可不是一两代人的恩仇。

        延绵三四代,从张良、陈平纠缠至今的世仇!

        叹了口气,陈惠只能低头道:“请阁下转告光禄勋,便说鱼已入瓮!”

        “好的!”对方微微恭身,道:“小人一定转告!”

        ………………………………

        韩说毕恭毕敬的,引领着他身旁的儒生,走进了官邸之中。

        “请!”韩说低声笑着道:“子国兄一别经年,风采依旧,实令愚弟敬佩!”

        对方年纪大约比韩说大一些,穿着很随意,脸色更是随和不已,神情散漫,若非是头上戴着的儒冠,都能让人误以为他是黄老学派的人。

        “君候言重了……”他微微笑着道:“在下离京十余载,此番归京,君候却已是国家九卿,为天子重臣,在下实为君候贺也!”

        “岂敢!岂敢!”韩说连忙道:“兄长素王之后,天下敬仰之名士,愚弟岂敢在兄长面前居大?”

        对方正是韩说等待了许久许久的盟友。

        他的好兄弟,好哥们,好基友。

        故侍中孔安国孔子国!

        孔子的第十世庶孙!

        当世有名的大儒,古文学派之中的后起之秀。

        天汉二年,这位故侍中向天子报告,自己从老家的墙垣里发现了孔子时代所留的《尚书》《孝经》、《论语》,因为这些古文都是以蝌蚪类的文字写成的,所以除了他这个孔子后人没有人能读懂。

        他以今文方式,将之翻译出来。

        由是出现了古文学派的《尚书》《论语》《孝经》系统。

        令天下古文学派声势为之一振,哪怕是今文学派的鸿儒们,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他是孔子的嫡系后人。

        虽然是庶出,但在今文一系看来,这也是素王子孙啊!

        捧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攻击?

        再则,孔安国的师承,也是令人畏惧!

        他先从济南伏生之孙伏生学《尚书》,后从鲁申公受《诗经》,乃是根正苗红的大儒衣钵传人。

        今文学派根本悍不动他在尚书与诗经领域的地位。

        由是,其在曲阜一带,一下子就声名鹊起。

        曲阜孔氏的文名,更是首次超越了同为鲁儒派系的颜氏,成为了曲阜当之无愧的第一家。

        两人寒暄一阵,便到了内室之中。

        “兄长请上座……”韩说非常亲热的领着孔安国,恭敬的将他请到上首。

        原本,韩说其实是有些看不起士大夫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