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节飞速发展的工坊园1

第(1/2)页

新丰城中,此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城东靠近护城河的地方,一个巨大的怪物,正在拔地而起。

        假如从空中俯瞰的话,你会发现,这里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个有组织有血肉的工厂!

        是的!

        工厂!

        虽然,技术粗糙,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

        但是,却已经是一个符合工厂定义的基地了。

        一个个作坊之中,无数人挥汗如雨,将一个个木制、铁制的零件制作成型,然后再由人检验,装车送往下一个作坊继续下一道工序。

        分工合作与紧密配合,使得此地,变成了一个源源不断生产着各种器物的工厂。

        更重要的是,在核心区域,那个庞大的工坊之中,上千名这个时代最好的工匠,运用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和技术,将生铁液化,几台改良自‘七轮扇’的器械,在人力的推动下,将风吹进坩炉之下,使得火焰熊熊燃烧,冶炼温度不断升高。

        由是,本来只能小规模手工生产的炒钢,现在可以成批炼成了。

        虽然这个规模还很小,五个坩炉,每日只能产出不到千斤(汉斤,约合240-250kg)的精铁与钢。

        但却已经可以供应上曲辕犁的需求了。

        张越行走在其中,心里也是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虽然现在这个工坊园,其实还远未成形。

        就连作为主体的少府工坊,也只完工了三分之一,将将能让少府考工室和东园署里调来的熟练‘炒钢法’的大匠能有地方炒钢。

        所谓炒钢术,应该是汉室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手工冶炼技巧。

        后世就曾出土过,约是汉太宗在位时期的炒钢术制成的宝剑,那些宝剑出土后,虽然在地下历经两千多年,但依旧锋利无比,轻轻一挥就能刺破十几层的纸皮。

        而炒钢术的原理,对于后人来说,简单到能算作常识了。

        其主要办法,就是将生铁在坩炉之中高温液化,不断搅拌,并加入精矿粉,使得生铁中的杂质氧化,从而得到钢。

        当然,为了保密,这些工匠,就将配方与技术神秘化,称之曰‘药’。

        但在穿越者面前,一切遮掩和障眼法,都失去了作用。

        现在,炒钢术的所有技术要求和操作程序,都已经变成了文字,被贴在工坊的墙壁上,连学徒也能学习并且实地操作。

        这些经过张越提炼和完善的程序,自然比起那些工匠为了藏私而神秘化的程序更简单明了。

        这也使得钢铁与熟铁、精铁产量大增。

        原先,一个熟练大匠一天最多能练几十斤。

        现在,是成百上千的练。

        唯一的限制是坩炉不足与原料。

        坩炉好办,已经有十几座全新的冶炼坩炉在建设中了。

        就是生铁原料的问题,让张越有些头疼。

        新丰本身没有铁矿,所有原料都需要从长安转运。

        这导致成本大增。

        好在,现在的少府卿是公孙遗,管着调拨资源的是成源,倒不用担心被人掐脖子。

        只是终究有些难受。

        “现在每日可产曲辕犁多少具?耧车多少?水车多少?”张越问着陪同他视察的丁缓。

        这些日子来,丁缓在工坊园内,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若非是他坐镇,此地的生产秩序与生产速度,断然不可能这么好,这么快。

        无数匠人,听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