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明鸟

  黄龙元年,吴国先前的首都在武昌。



          当时越雟[guī][xī]的南面献来了一只背明鸟。



          形状好象仙鹤,它不对着亮处呆着,朝北筑鸟窝。



          鸟的肉多而羽毛少,它的叫声变化多端。



          如果听到了钟磬笙竽等乐器的声音,它就会展开翅膀摇动着脑袋翩翩起舞。



          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



          这年吴迁都到建业。许多地方都进奉了很多的珍奇瑰宝。



          吴人发音不同,叫成背亡鸟。国中的人都认为是大妖,不到百年,应当有丧乱背叛、流亡的事情发生。



          百姓失散到处奔逃,一片废墟没有烟火。



          果然象吴人所说,后来这鸟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原文】黄龙元年,吴始都武昌。时越雟之南献背明鸟,形如鹤状,止不向明,巢常对北,多肉少毛,其声百变,闻钟磬笙竽之声则奋翅摇头。时人以为吉瑞。是岁迁都建业,殊方多贡珍奇。吴人语讹,呼为背亡鸟。国中以为大妖,不及百年,当有丧乱背叛流亡之事,散逸奔逃,墟无烟火。果如斯言。后此鸟不知所在。(出《王子年拾遗记》)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