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镜

  田耕野先生统兵驻扎于巴尔库尔时,军士们在凿井时挖出了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制作精巧,上面的铭文非楷非隶,字体颇似唐代铸造的景龙钟的铭文;只是在土中埋放久了,文字多被腐蚀。



          田先生非常珍惜它,时常带在身边。



          后来,他死于广西幕府,临死时把镜子传给了我姐夫田香谷。



          到了田香谷孙子那一辈儿,这面镜子忽然不知去向了。



          不久,有位亲戚在集市上发现了这面镜子,便买下来还给了田家。



          去年,田家想将这面镜子制成镜屏,就把它寄到京城请我考定。



          我带着它到翰林院检讨翁树培先生家中,请他帮助鉴定,才知道此乃唐朝旧物。



          我在境屏的一角题写了释文,在背面题诗三首,诗道:“曾逐毡车出玉门,中唐铭字半犹存。几回反复分明看,恐有崇徽旧手痕。”“黄鹄无由返故乡,空留鸾镜没沙扬。谁知土蚀千年后,又照将军鬓上霜。”“暂别仍归旧主人,居然宝剑会延津。何如揩尽珍珠粉,满匣龙吟送紫珍。”



          香谷之孙也在镜屏背面题写了文字,详细叙述了得镜始末。



          《夜灯随录》载,威信公岳钟琪西征时,有位裨将得了一面古镜,岳公向他索要,没有得到,那位裨将因此而遭殃。



          这件事的发生与田耕野驻守巴尔库尔的时间与地点相同,我疑心这是田家得镜之事被人讹传了。《阅微草堂笔记》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