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东窗事发,贾府卷入

第(2/2)页

了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在九省统制、军机章京、钦差清查京营、上十二卫、殿前侍卫司的王子腾!

        何大学士看看谢旋,什么都说。谢玉石出手了吧?毕竟,谢旋保太子的立场,他们都知道。在官场上改换门庭,这是大忌。王子腾不听“招呼”,谢福清怎么可能没动作?声势浩大啊!

        但,他不可能因为对贾环比较看重,就违背自己的原则去管这件事。这些不法勋贵,罔顾国法,竟然敢走私铁器给鞑子。到头来,那铁器杀的不是大周的子民?

        混账至极,其罪当诛!

        …

        …

        下午时分,翰林院中议论纷纷。很多人看贾环的眼光都变了。比如周慎行。别说贾赦只是他大伯这种话,但是这年头流行的是株连。天子本来就看贾环不爽,说不定会顺势罢了贾环的官。

        贾环刚得了同年好友御史朱鸿飞派人来的通知,回到检讨厅中,给正在翰林院里修书的方宗师叫过去。

        堆满各种书籍的公房中,方望一身青袍,问道:“子玉,到底怎么回事?你府上不是你管事吗?”他去荣国府参加过贾环的婚礼,知道怎么回事。一个翰林主导一府之事,不是很正常?

        贾环苦笑一声,“方先生,我早提醒过我大伯,停止参与边贸。当时我父亲还在京中。我大伯他不听,当面答应的好好的,背后照旧。我都请祖母约束。也没有用。我能怎么办?”

        方宗师前两天去嘲讽了下死对头傅伯龙,心情正好,这时最得意的弟子竟然遭遇这种“祸事”,让他皱着眉头。其实,稍微有点官场常识的都看得出来,背后搞事的人,目标是谁。贾环是被殃及鱼池。这可以视为,王统制的政敌在阻击他晋位大学士。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亲属都约束不了,还谈什么治理天下?何以服众?

        但是,对贾府来说,证据、事实确凿,你难道让朝廷不惩罚?朝廷明文禁止铁器流入草原。

        方望想了想,提醒道:“亲亲相隐,你给朝廷自辩的奏章,不可太过。其他的,你心里应该知道怎么办。”

        贾环埋怨的语气,方望还是听的出来。但贾环自辩时,对他大伯贾赦,用语不能太过。一个大义灭亲的人,是得不到主流舆论承认的。只能捏着鼻子认。

        接下来,贾府只能打底牌,贵妃牌。然后,看天子的心意吧!

        贾环躬身行礼,道:“学生省得。”告辞回检讨厅,写自辩的奏章。他当然要申辩。

        …

        …

        五军都督府中,王子腾在自己的公房中,翻看着材料,提审人犯,询问京营各级将校。忙碌的很。忽而,随从进来,悄然的在王子腾耳边说了几句。

        王子腾脸上微变。吩咐下属稍缓接下来的询问,一个人在公房中背着手,来回踱步。

        他在上奏章的前夜,和贾环专门谈过一次。贾环告诉他:我大伯贩卖铁器的事,我会劝阻他。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通报元妃,在天子面前解释一二。所以,请舅舅放心。贾家不会影响舅舅的升迁。

        现在呢?

        王子腾一脸的冷笑。看来,他那位天才般的外甥,约束不了他的大伯啊!

        从王子腾的角度而言,他并不视这是多大的阻力。什么舆论啊看法啊,这些都没有用。贾府是他的亲戚不假,但是,他管不到他妹夫的哥哥头上去吧?

        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要是贾赦是他妹夫还可以这么攻击他。贾赦是吗?

        这件事,最根本的,还是会损害他的政治盟友元妃在宫中的地位。贾赦犯罪,影响的是天子对元妃的感官。

        其实,贾环向他承诺时,他怎么会信?就知道大约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牺牲贾府的利益、外甥女的地位,换取他本身的利益,这笔交易如何不能做?

        他不可能因为汝阳侯的威胁,就有所顾忌。贾环年纪轻轻,主动在他面前打包票,这可就怪不到他头上去啊。

        王子腾脸上的冷笑,慢慢的变成高深莫测的笑容。他才是这次风波中最大的赢家!

        …

        …

        太子的势力,早就是已经落花流水,再无翻盘的可能。所以,即便贾府给套进风波里去,京城中与其说看贾府的笑话,还不如说是看王子腾的笑话。

        贾环去通政司投了自辩、请罪的奏章,提前早退,在夕阳中坐马车返回贾府。

        御史成群结队的弹劾贾赦,如此大的动静,贾环早派人回来通知。贾环回到府中时,贾府里早乱成一团。

        贾赦在贾府里没什么人望,没人同情他东窗事发,但都害怕被株连啊!

        贾环刚在望月居前院里下了马车,早等在这里的小厮来请,“老太太请三爷回来立即过去。”

        贾环平静的道:“我马上过去。”转身,回了房间里先脱下官服,换上儒衫,带着自己的大丫鬟晴雯、如意,往贾府西路贾母上房而去。步履从容。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