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二

第(2/2)页


        贾元春笑一笑,看向晚秋的天空中。太子似乎又被废的势头。后宫之中,因而蠢蠢欲动。

        …

        …

        杨贵妃所在的永寿宫中,雍治天子沉吟着走动,脸色阴沉,心情不佳。作为天子,他如何没有感受到朝局气氛的变化?天子执掌天下权柄,如同在深水中挥剑,可以斩断一切,但有很大的阻力,且会反馈回来。

        现在满朝文武竟然都以为他要废太子,这种人心所向的大趋势,让他大为恼火,他何时想要废太子?怎么,想要挟持他不成?

        杨妃已经怀孕好几个月,小腹隆起。近三十岁的美少妇越发的珠圆玉润,有着异样的美人风情。她倚在床榻上,娇柔的细声劝道:“陛下,不要恼了。在臣妾这里,好好休息一会儿。”

        雍治天子回头看了床榻上的美贵妃一眼,叹口气,“唉,爱妃,有些人总是误解朕的意思。喜欢搞事情。自以为是啊!”

        杨贵妃温婉的笑一笑,并不插话。她是很聪明的女人,这时只要倾听就好。

        …

        …

        京城内城中梁王府后的一条街巷中,深夜静谧。一处小酒店中,密室之中,汝阳侯赵豫和九皇子梁王密谈。

        他是太子线上的人,太子若倒下,他落不了好。

        见梁王还在犹豫,赵豫苦劝道:“殿下,不能再犹豫了!最迟明天,金陵抄家的结果就会传来。到时候,想补救都晚了。”

        梁王道:“可是…”

        赵豫心里上火,道:“只要太子殿下能登上大宝,什么事不好说?”到底是个年轻人,没什么决断。

        十八岁的梁王,一脸的沉吟。

        …

        …

        京城西,顺亲王府中,歌舞声动。

        顺亲王在府中宴请晋王。来自教坊司的歌妓美人们一曲舞跳完,退下去。

        八仙桌上,精美的菜肴飘散着香气。

        顺亲王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胖老头,穿着便服,饮了一口美酒,笑呵呵的道:“可惜啊,天下第一名妓苏诗诗退隐了。”

        晋王是当今天子的嫡次子,皇四子,二十岁的年纪,容貌英俊,锦衣玉带,身上带着傲气,微微一笑,道:“她今天来又如何?皇叔这把年纪还能御女不成?”

        顺亲王笑骂道:“滚蛋!”笑过之后,眼睛微微一闪,道:“她若是来了,我倒是想好好的见见她。据说她和贾家的那个探花有些关系。是不是真的?”

        霍长史去贾府追讨琪官,给贾环威胁了事情,他知道。心中不满的很。打狗要看主人。

        晋王笑道:“皇叔问我干什么啊?我又不像老八,天天关心这些风流韵事。他当的一个好贤王嘛。嘿嘿。”

        顺亲王笑着点点筷子,“你啊!”皇八子,楚王,为天子第三位嫡子。若是太子被废,东宫之位,将在晋王与楚王之间展开争夺。

        晋王微微侧身,道:“上次皇叔说,贾家老大有些问题?”宫中的消息,四位贵妃,最得宠的杨贵妃,其次便是贾贵妃。据说天子又重新对她很欣赏。他还是要吹吹他父皇的枕头风。

        顺亲王点点头,淡然的道:“贾老大参与平安州的贸易,向草原蛮族贩卖铁器。嘿,贾家…。”

        铁器是朝廷明文禁止售卖给草原蛮族的。查出来,就是死罪。

        晋王呵呵一笑,敬了顺亲王一杯酒。

        他父皇多半还是不大想废太子的。毕竟,和他母亲的感情很深。但是啊,这次可由不得他父皇。他那位长兄太废物。

        …

        …

        楚王府中,十九岁的楚王正在和一名幕僚下棋。厅外秋夜深沉。

        幕僚看了楚王一眼,落下一子,道:“殿下,如今这局势,你…是不是要动一动?”

        楚王笑着摆摆手,“不着急。”

        …

        …

        九月初八,自金陵的最新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快报传回京城。锦衣卫抄甄家所得,各类物品折合总价白银八十四万两。距离内务府缺口,尚差一百一十一万两。

        下午时,消息传遍京城。整个京城的氛围顿然一紧,如同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黑压压的云层压在满朝文武心头。

        太子,为国本。

        若是废太子,基本上,朝廷衮衮诸公,很难置身事外。

        贾环得知消息时,还在家中翻看着海棠社的第二次聚会的诗词。他是诗社的副社长嘛。史湘云宴请贾府众人吃螃蟹,赏桂花。以菊花为题,众金钗加宝玉,做了十二首菊花诗。黛玉以一首《咏菊》夺魁。诗曰: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排在第二名的是黛玉的《问菊》,第三名是黛玉的《菊梦》。三首菊花诗,力压群芳。林潇湘之才情可见一斑。不愧是钟灵毓秀,上天所钟爱的美人。

        又有薛蘅芜的螃蟹诗,别具一格,讽刺的入木三分: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堪称名句。

        果然是分享红楼第一美女名头的两人。容貌、才情,俱是一时之选。

        最近朝廷中风急浪高,贾环依旧是迟到早退。给他报信的御史朱鸿飞的长随。贾环将手中的诗稿放下,看着望月居院落中的梧桐树,眼神愈发的锐利。

        纷杂的线头、平静的局面终于要打破了。大幕即将拉开。

        他呢?要怎么做?

        …

        …

        九月初八傍晚,太子入西苑,求见天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