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出府一

第(2/2)页

什么事故。

        这是她善意提醒的回报。他真是个有心人。她要不是亲眼见证了才子佳人话本事件的全部,也不想到这上头去。毕竟贾环才是个八九岁的小孩。

        秦可卿心里对贾环有些怜悯:怪可怜的;本来出身就差,还摊上赵姨娘那样个娘;如今自己有本事,想要走一条上进的路,还要给嫡母卡着。

        唉

        秦可卿心中幽幽一叹。窗外寒风正烈。

        贾环并不知道东府里的事情。午饭后,他正在屋里默默的翻着他的四书笔记。

        他的包袱行李,被王夫人派人搜检了一番,第二天就让两个小厮来还给他。晴雯和如意帮他整理的衣服用品书籍翻得乱七八糟,堆着像垃圾一样抬过来。

        贾环来贾府之后写的计划并没有夹带在行李中。他要去书院里住宿舍读书,这些私密的计划自然是留在家中更安全。这让他躲过一劫。

        而银票,银子,他自是贴身放好,倒没有损失。

        如意蹲在地上,扁着嘴,给贾环收拾行李,一边收拾,心里发酸难受,流着眼泪。她费心洗干净叠好的衣服,最后还是要给人抖散弄脏。

        漂亮的小姑娘眼睛红肿像桃子,抬起头,呜咽的道:三爷,还收拾什么呀?太太又不让你出去读书。

        贾环放下书,走到如意面前,蹲下来,轻轻的给她擦拭掉眼泪,如意,要下雪了。

        晚间时分,吃过晚饭后,邢夫人的车驾跟着贾母王夫人从东府里回来。

        过了约半个时辰,有丫鬟来回报,太太,环三爷打发晴雯来说话。

        让她进来吧!邢夫人微微惊讶,看向黑压压的屋外。

        庚戌年,十一月十六,冬至。

        冬至节兴起于周代,盛于唐宋,沿用至今。康熙《宛平县志》:十一月冬至日,百官朝贺毕,退祀其先,具刺互拜,如元旦仪。

        富贵人家文人雅士冬季寒天,相邀宴饮,或并吟诗作画消磨时日。谓之消寒会消寒社暖寒社等。贾府每年冬至日,贾母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来喝酒说笑。

        大雪纷飞。下午时分,便是天地一色。

        贾母上房的花厅中,贾府众人齐聚。毡帘萃地,兽炭炽炉,温暖如春,浓香四溢。南烹北炙,杂然前陈。战拇飞花,觥筹交错。笑语飞传,兴致盎然。

        远远的从甬道处走来一个瘦小单薄的身影,穿着一件斗篷。走得近了,暖阁里的小丫鬟看清楚是来人,连忙出来将他拦住,三爷,老祖宗吩咐

        贾环摆一摆手,打断小丫鬟的话,我知道。请你去回禀老太太。贾环想要出府读书,请老太太恩准。

        说着,正对着贾母上房的正厅,跪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积雪盈寸。冰寒刺骨。

        小丫鬟有点傻眼,三爷三爷这决心也太大了?连忙去找大丫鬟汇报。给贾母传话这种事轮不到她。

        贾环跪下不足一盏茶的功夫,就见袭人和翡翠两个贾母房里的大丫鬟前来。此时,贾环肩头已经落下少许白雪。

        三爷,你这是干什么?翡翠和晴雯交好,上前来帮贾环拍雪,快起来,地上凉。

        贾环拒绝了翡翠将他扶起来,起来,我读书的心就不诚了。请翡翠姐姐帮我传话:贾环想要出府读书,请老太太恩准。

        袭人里面穿着浅粉色袄子,外面套着深红色的掐牙背心,细长的身姿,容貌姣好,十四五岁的少女,站在廊檐下,看着跪在院子中间的贾环,心里情绪莫名,轻叹口气。

        她琢磨不透贾环的用意。这样跪着,就是心诚,就想着感动老太太?这种想法很幼稚!只是,她和鸳鸯心里早对贾环服气。他应该没有这么傻吧?

        翡翠为难的看看贾环,再看看袭人。

        她只是老祖宗房里的八个大丫鬟之一,前头还排着好几个人呢。连重新回来的袭人位置都比她高。三爷不被老太太所喜。这个话,她不敢去传。

        袭人想了想,道:我去给鸳鸯说一声。她没有给贾环担风险的想法。只是,到底要说给鸳鸯知道。由她来拿主意。

        袭人悄然的快步走到花厅外。里面喧闹非常。袭人等了一会,接过一个小丫鬟送来温过的清泉酒,进了花厅内。

        就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李纨薛姨妈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迎探惜等人都在。每个人都一个酒案,或坐,或半倚着。

        袭人将酒放好,悄然的在鸳鸯耳边说道:鸳鸯,环三爷来了。跪在院子里。要我们传话。说:贾环想要出府读书,请老太太恩准。

        鸳鸯轻轻的点头,示意她知道了。袭人退下后,鸳鸯笑吟吟的帮着贾母行过三轮的酒令,这才笑着退下来,出了花厅,前往前面的正院查看。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