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强嘛

第(1/2)页

刚才正打算开喷怼皇帝一波的大臣们顿时闭上了嘴巴。

        喷皇帝肯定是要喷皇帝的,但是怎么喷,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首先就是得找一个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立场才能开喷,其实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才能开喷。

        否则的话,喷皇帝问题不大,狗命的问题可就很大了,而龙椅上的这位爷自从登基之后,砍掉的文武大臣们已经不知道有多少,随便喷,生命会有危险的。

        尤其是人心散了,队伍之中出现了大量的叛徒时,这种情况也就越发的明显了。

        比如徐弘基,这老东西把自己的儿子送进新军还不算,在刚才也是他带头捅了大家伙儿一刀。

        有了这老东西带头,朝堂上那些看不到捞银子的希望转而想着在崇祯皇帝面前博个好印象的家伙们会如何选择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儿了。

        更何况眼下捷报传来,在这个时候怒怼皇帝一波,除了况行不行?

        三百万!

        别说蛮子们有没有三百万,就算是有,难道您就要屠的干干净净?

        就算是对等报复,屠他三十万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二百七十万拉回来当苦力多好?

        与其他几部尚书各有各的小九九不同,南京交通部和南京铁道部这两部的尚书跟京城的尚书可是一条心的。

        洪承畴不可能接受南京铁道部的尚书跟自己不是一条心——拖累了铁路修建的进度,皇帝肯定会把板子拍到自己身上来。

        南京交通部的尚书也是如此,就算是老好人张瑞图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贪一点儿无所谓,陛下不会太过于在意,但是陛下交待的事情办不好,那可就成了要命的大事儿了。

        眼下崇祯皇帝一开口就是屠三百万的蛮子,南京铁道部和交通部的尚书要是能当没听见才是真的见了鬼。

        南京铁道部尚书伏允泉当先出班拜道:“启奏陛下,臣冒死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琉球之荷南佛朗机人与吕宋佛朗机人原本便不是一个国家,屠我吕宋百姓者乃是吕宋佛朗机人,非荷南佛朗机人,屠其三百万,有失公允。

        再者,我大明如今大修铁路,正是用人之机,那荷南佛朗机人用之于铁路使其赎罪,总比杀了要强上许多。臣请陛下三思。”

        南京交通部尚书于炔心同样出班道:“臣附议。因人手不足之故,我大明数十条直道迟迟不得修建,仅京师至南直隶,南直隶至高州府的直道还在修建,余者迟迟不得开工。

        为我大明江山计,臣请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一脸懵逼的看着于炔心和伏允泉这两个家伙。

        原本还以为会是南京的内阁首辅徐钰山最先跳出来投反对票,可是没成想是这两个家伙先跳了出来。

        如果是徐钰山先跳出来表示什么兵者不详之器或者杀俘不祥之类的,已经熟读了《论语》、《孟子》、《韩非子》、《老子》等等典籍的崇祯皇帝有十万个信心怼到老头儿怀疑人生。

        但是伏允泉和于炔心这两个家伙跳出来就不一样了——因为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不跟你提什么杀俘不祥,也不跟你扯什么义战不义战的,先是委婉的告诉你这荷南佛朗机人跟吕宋的佛朗机人不是一个国家的,然后再告诉你大明还缺苦力这个现实。

        您自个儿掂量吧,反正都是请您三思,您要是真任性,非得宰上三百万,那咱们也没啥好说的。

        一脸懵逼的愣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罢了,那荷南佛朗机人既然为曾屠杀我大明百姓,这三百万也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传旨南居益,荷南佛朗机蛮子不敬天朝上国,擅起边衅,着灭国,其国无论贵贱,发配铁道部与交通部为奴。”

        以前的天朝怼人都是属于吃葡萄吐肉光吃皮,要足了面子也就算是完事儿了。

        但是到了崇祯皇帝里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鹰酱是怎么干的?华尔街的精英们是怎么干的?

        吃葡萄光吐葡萄皮!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的崇祯皇帝决定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肉也吃,皮也不放过,总之好处得往足了捞。

        至于说怼荷兰和西班牙涉及到远征的问题,这能叫问题?

        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能玩大航海的大明海军用得着担心远征的问题?

        然后思维跑偏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明没有重视发展海上力量也没有大力发展大航海呢?

        理论上来说,依着朱老四的貔貅性子,海上好处大的话不可能不去咬一口反而轻轻放过,偏偏大明的水师好像海上浪了几波之后就歇了?

        通过这次南居益怼死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点儿什么东西。

        郑和带着大明水师在海上浪了一波,然后发现整个海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全是战五渣,还全是些穷乡僻壤的穷逼蛮子。

        没兴趣。

        这才是大明后来不玩海上争霸的原因——老子自己就是老大,跟谁争?

        难道说要福船一次造两艘,一艘打沉另一艘?

        后来的事儿比较操蛋,鞑靼人崛起,建奴崛起,实在是有点儿出乎意料的意思。

        这两家又都是北边陆地上的,跟海上没什么关系,朝廷自然也就不可能大力发展海军。

        等到荷兰人抖起来了,要在台湾立棍摇旗了,想要再一次把海军给搞起来的大明朝廷发现没钱了。

        当然,没钱的大明朝廷在天启二年的时候依然由南居益怒怼了荷兰人一波,只是被建奴给拖住了,没钱还要打仗的朝廷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