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

第(1/2)页

对于郑芝龙他们把爪哇使团给劫杀了的事情,崇祯皇帝表示无所谓的很。

        反正自己的旨意就是绝其苗裔,连这点儿精神都领会不了,那就只能说郑芝龙他们不合格。

        更何况那太死太监曹振生的身上还有一份密旨。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大明的百姓。

        崇祯六七年以前几乎是月月出问题,各处各地都没完没了的天灾,让朱聿键他们招人很是容易。

        至于崇祯八年,再想要像朱聿键他们一样招人去海外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故土难离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而正是由于朝廷的大力赈济,哪怕是差了一点儿也能活下去的百姓们死活不愿意去海外。

        哪怕是服徭役都有钱可拿,无论如何都能混上饭吃,去海外干什么?死了以后埋哪儿?

        对于大明百姓的这种赖皮行为,崇祯皇帝很想站在午门上面大喊一句:你们要是再不去爪哇,以后徭役不给钱了!

        当然,想归想,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改为利诱百姓去爪哇种地。

        只要去,二十两的安家银子就是你的,一百亩的永业田也是你的,甚至于到了爪哇之后,一家给发一头牛。

        牛这东西,崇祯皇帝不缺,草原上有的是,自从卜失兔还有卓里克图汗那两家明确的倒向大明,再加上察哈尔选择了全面的内附之后,牛这种东西是不缺的。

        当然,崇祯皇帝手里的牛很多不代表民间百姓就不缺牛了,毕竟这年代主要还是靠人力为主,牛是属于战略物资,不像后世,有事没事买几斤牛肉吃没人管。

        这时候吃牛肉可是犯法的,各地官府有一部分精力都要放在杀牛这种事儿上——尤其是顺天府应天府这些地方,总是有事儿没事儿的跌死几头牛!

        而且中间还有一个问题——爪哇该怎么管理?

        是宣慰司?还是直辖?

        直辖,离的太远。宣慰司,那地方又没有一个蛮子,以后全部都会是大明的百姓在那儿,跟大明本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区别。

        要不然扔个藩王过去?

        宗人府加上内阁户部吏部为了爪哇那边简直快要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

        不管是谁都想要在爪哇那边捞到足够的好处。

        除了五军都督府以外——别管爪哇那边最后怎么玩,反正驻军是肯定的,该给五军都督府留出来的位置一个也不能少。

        所以张惟贤和朱纯臣等五军都督府的家伙们就搬着小板凳看文官太详细和宗人府撕逼。

        连着撕了好几天,在谁也搞不定谁的情况下,双方干脆选择了罢兵言和,把官司打到了崇祯皇帝的跟前。

        崇祯皇帝的处置方案很简单——直接按照大明本土来处理,设置官府,驻军,与本土完全相同。

        爪哇虽然称不上近,但是只要有耐心,哪怕是划着洗澡盆都能到的地方,还要扔个藩王过去?

        全是大明百姓,还要玩什么羁縻州宣慰司?

        脑袋让驴给踢了吧?

        朕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那地方必须得直辖,该怎么选派官员是吏部的事儿,但是想要弄个藩王过去是不可能的!

        朝堂上唯一比较兴奋的就是洪承畴了。

        爪哇也好,还是奴尔干都司那边也好,大量的蛮子送过来,哪怕分配到铁道部只有一半的数量,那对于修建铁路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儿。

        毕竟不能让大明百姓去死的情况下,只能让蛮子们去死了。

        本来心就黑的发紫的洪承畴现在更加的不在乎蛮子们死活了——皇帝要铁路进度,户部和五军都督府也盯着进度顺便还玩了命的要求给蒸汽机车提高运行速度。

        这么头疼的时候能先通过蛮子把进度搞定也是好的!

        不过万幸的是,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以后给自己设定的民间形象一直就很好,百姓们也很认可,尤其是皇帝的牙齿能当金子使这一点上,百姓们也是无比的认同。

        所以在崇祯皇帝开出来比较优厚的条件以后,民间的百姓还是动心了——那一百亩土地和牛就是压垮百姓心防的最后两根稻草。

        最后崇祯皇帝划拉到了十万百姓之后,就分批装船运往爪哇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信心满满的打算怼死黄台吉算了。

        八年了,人生有几个八年?自打穿越过来到现在,已经足足八年多的时间了,黄台吉那种渣渣还不怼死他,留着过年?

        至于剩下的建奴,崇祯皇帝表示不打算一次性怼光,而是逼着他们向北向西。

        北边有毛子,西边有印度和欧洲,让建奴去怼吧,怼赢了,自己去就追击叛军。

        至于怼输了被人怼死了,那崇祯皇帝就是替自己治下的百姓报仇血恨,吊民伐罪。

        所以说玩政治的都脏。

        被崇祯皇帝召进宫中的温体仁、郭允厚对于崇祯皇帝打算怼死建奴的打算表示无所谓。

        反正只要您老人家不打国库的主意,或者说现在别打国库的主意,那一切都好说。

        张惟贤和崔呈秀则是心中也美滋滋的,毕竟怼死建奴,功劳无论如何都少不了自己两个人的。

        只是张惟贤则是躬身道:“陛下,臣请去辽东平奴!”

        崇祯皇帝沉吟一番后,开口道:“朕欲亲征建奴,英国公若是愿意跟着去,自然也是可以。只是爱卿的身体?”

        张惟贤起身拱手道:“启奏陛下,臣的身体,微臣自己知道,必然不会拖大军的后腿!”

        崇祯皇帝点点头,开口道:“可。”

        历史上的张惟贤是什么挂掉的,崇祯皇帝不记得了。但是自打穿越后,张惟贤的身体就一直被崇祯皇帝吩咐御医小心调理,现在倒也是壮实的很。

        最起码,就算是张惟贤去辽东浪上一圈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像张惟贤这种军人,他们的思想跟温体仁这样儿的政客根本就不一样。

        他们不怕死,他们只怕自己死的无声无息,没有价值。

        显然,死在战场上也比死在病榻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