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这玩意,嘿嘿嘿

第(1/2)页

当然,光想着把汉人泥堪都杀光了也是不成的,毕竟还有一些是不能杀的。&1t;/p>

        比如说已经入了旗的,成了汉军旗的那些,还有像范文程一类的家人,还有归来的诸生,那都是不能直接杀了了事的。&1t;/p>

        毕竟这些人都杀光了,可就没有人给自己谋划了不是?&1t;/p>

        最让黄台吉感觉无奈的是,辽东之地现在对于大金国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鸡肋之地。&1t;/p>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1t;/p>

        如果一定硬要说有什么好处,大概也就是辽东的地盘够大够好,比奴尔干都司虽然小,可是这地上种出来的东西总是要多一些,去大明和朝鲜抢什么东西也方便一些。&1t;/p>

        不过,让黄台吉松了一口气的是,随着人越来越不好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辽东,转而向着奴尔干都司方向去了。&1t;/p>

        至于奴尔干都司那边会被抓成什么鸟样儿,黄台吉并不关心,反正那边也没有多少人是真正死忠于自己的,无所谓。&1t;/p>

        随着大明的勋贵子弟和百姓子弟们在辽东已经抓无可抓捕无可捕,无奈的北上奴尔干都司之后,朝鲜派过来的新附义军也选择了回归朝鲜。&1t;/p>

        毕竟大明爸爸说了,保持住现在对建奴的围困之势就行了,不是打算直接一波流怼死建奴,新附义军留在这里的意义不是很大。&1t;/p>

        各方势力的散去,让辽东一时之间显得空了起来,奴尔干都司又热闹了起来。&1t;/p>

        跟黄台吉一样,洪承畴也算是松了一口气——随着越来越多的建奴和被抓了的汉人百姓送回来,铁路的修建度又开始大大的加快了。&1t;/p>

        当然,再多的人,洪承畴也不嫌多,毕竟苦力这东西还是越多越好,尤其是死的度比较快的时候。&1t;/p>

        每天死上几十个算是慢的了,偶尔遇到一些操蛋的地形,或者山脉的时候,死上几百上千甚至于上万个都是很正常的事儿。&1t;/p>

        补充的度比死的度都没强哪儿去,怎么可能会有人嫌苦力多。&1t;/p>

        崇祯皇帝同样表示无所谓,除了国库里的银子花起来跟流水一般让人心疼以外,剩下的都还不错。&1t;/p>

        最起码死的都是外族,百姓们表示既然不是自己去死,而自己还有工钱可拿,那皇帝陛下愿意修铁路就修呗。&1t;/p>

        最好是再把长城也修一遍,运河也重新疏通一遍,只要有工钱可以拿就好。&1t;/p>

        实在没活儿可干的话,要不要顺便把您老人家的寝陵一起修喽?毕竟其他的皇帝一登基就开始忙活这事儿,您老人家就不一起研究一下?&1t;/p>

        对此,崇祯皇帝只能是呵呵冷笑两声,然后再暗骂上几句麻卖批。&1t;/p>

        修寝陵这事儿吧,基本上所有的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开始忙活,但是崇祯皇帝却从来没想过这事儿。&1t;/p>

        从天启七年登基到现在,崇祯皇帝几乎是没有哪一年不为了银子愁的,也就是崇祯三年四年的时候开始收了商税,这日子才好过一点儿。&1t;/p>

        之前可是连内帑里边儿都没有多少钱,修寝陵?&1t;/p>

        算了吧,万一哪天玩脱了,估计直接就挂树上去了,这陵修不修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1t;/p>

        所以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有打算过修寝陵的事儿。&1t;/p>

        不过真要是给自己修寝陵,崇祯皇帝也没打算把自己的寝陵跟其他的大明皇帝们修在一块儿。&1t;/p>

        先,自己是个冒牌货,其实,修到西边去最好,只要自己的陵墓在西边儿,后世不管哪个孙子败家,败家到什么地步,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寝陵给扔掉。&1t;/p>

        随着辽东那边渐渐的入了冬天,不管是勋贵家的子弟还是寻常百姓家的子弟,都开始带着大量的银子还家。&1t;/p>

        还有就是带着很多的骨灰——整个崇祯四年的年尾,大明处处有人戴孝,都是为了银子而死在辽东的。&1t;/p>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操刀子砍人的同时也很有可能会被别人给砍死。&1t;/p>

        但是民间没有谁怨恨崇祯皇帝,连一句抱怨的声音都没有,甚至于让崇祯皇帝自己都不敢相信。&1t;/p>

        直到锦衣卫的消息传回来,才让崇祯皇帝确认了确实如此,根本就没有百姓恨自己一分一毫。&1t;/p>

        那些纯朴的百姓根本就没有想着是崇祯皇帝的原因才导致了自己家的男人或者娃子死在了辽东,而是认为是他们太贪,所以才会有这种事情的生。&1t;/p>

        而皇帝陛下既把大军派到了辽东以为保障,又提供了刀剑盔甲,该给的银子一点儿没少,虽然这些人都入不得忠烈祠,也同样没有官府下来的烧埋银子,算不得阵亡,可也算得上是仁致义尽了。&1t;/p>

        这种情况下还去怨恨皇帝陛下,还有点儿良心么?&1t;/p>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良心的总是有很多。&1t;/p>

        大明这边年关将近,已经开始了能够冻死狗的天气,朱常瀛还有朱常浩、朱常润还有朱恭枵已经先一步跑到了松江府,打算先行一步,去新明岛上面看看自己未来的地盘,连年都不打算在大明过了。&1t;/p>

        至于说百姓的问题,自然有王府【31小说网    】手下的人与南直隶的官府在一起研究,事事让王爷操心像什么样子?&1t;/p>

        一路航行到了新明岛之后,这四个藩王身上的衣服已经一脱再脱,最后干脆换上了短打一般的丝绸短衣——穿着凉快。&1t;/p>

        下了船之后,看着来接自己朱聿键三人,朱常浩先开口道:“这破地方怎么这么热?不是快过年了?”&1t;/p>

        苦笑着的朱聿键道:“过年?这不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么,快了,没几天了。”&1t;/p>

        等到了朱聿键等人所在的所谓“王宫”之后,朱常浩等人更是傻眼。&1t;/p>

        朱常浩一脸怀疑的神色,问道:“这就是王宫?你们就住这儿?”&1t;/p>

        朱聿键嘿嘿笑道:“没错啊,挺好的,天热的时候凉快,天冷了还暖和,挺不错的。虽然说没大明的大,可是住起来也舒坦一些不是?”&1t;/p>

        是舒坦,这种小户型的宫殿,别说是像这些藩王了,就算是郡王,估计都看不上眼。&1t;/p>

        也不知道朱聿键这些家伙是怎么忍受过来的。&1t;/p>

        不过一想到自己在这片地盘上那也是实打实的王爷了,不用再像大明一样当猪养,朱常浩等人又开始想开了一些。&1t;/p>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