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睁眼回到小时候

杀声震天,血色弥漫。他眼睁睁的看着姐姐与孙绣锦同时出手,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看着父皇拔剑自刎,说对不起这家国天下;赵麟从城楼上了跳下去,浑身上下每个骨头都在叫着痛苦两个字,而赵麟最后的意识却是,父皇和姐姐是不是也这么痛?他的百姓,是不是也这样苦?

        赵麟睁开眼睛,没有看到预料之中的阴曹地府,映入眼帘的,是帐幔上的金色麒麟,赵麟有些吃惊,这种绣着麒麟的饰物,只有自己十岁之前用过。那这里是?赵麟还没有想出来个所以然,就听见门外有宫人声音婉转:“参见大皇子殿下。”

        大皇子殿下?自己从来没有被人称过大皇子殿下。因为父皇甫一登基,就封了自己为太子。宫人从来都是称自己为太子殿下的。唯一能被人称为大皇子殿下的,就只有他的父皇,昌平帝。

        明明自己跳了城楼,明明眼看着父皇自刎,姐姐战死,明明还记得那满身骨头折断的痛,为什么,为什么会回到自己童年时才呆过的大皇子府呢?

        那么说,现在在位的,还是祖父?赵麟的心猛的跳了起来,是不是证明,自己,回到了从前?他猛然掀开被子,看见了明显不属于成年人的身体。他握了握拳头,也是小小的,白白的,伸开拳头,手背上光滑白净,根本不是自己在城楼上流着鲜血粘着泥土的手了。

        “麟儿。”他抬头看见刚刚进来含笑看他,年轻了许多的父皇。赵麟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自己回到了小时候。不是自己二十三岁,国破身死的时候了。“父…”赵麟想起来,父皇还没有登基,于是立刻改口,怕被看出来不对劲:“爹爹,姐姐呢?麟儿想去找姐姐了!”

        大皇子赵仲黎的目光暗下来,身手摸摸赵麟的头:“又想姐姐了?麟儿都六岁了,也该学着长大了。”

        六岁?赵麟的脑袋开始快速的转动起来,自己六岁的时候。姐姐还养在祖父身边。明年。明年姐姐就会回来了。那,是不是自己可以试着,改变了以后的命运呢?记得姐姐回来第二年,父皇就该登基。而父皇登基后又三年,姐姐就去了西北边关。

        不行。赵麟握握拳头,他不能再让姐姐一个人去边关了。如果当年自己能够拦住,如果那件事情没有发生,是不是后来,父皇与姐姐就没有生嫌隙,是不是最后,也不会被陈趁机而入,继而亡国呢?

        赵麟还在想着,一双手在自己头顶上摩挲:“麟儿怎么了?看见爹爹怎么愣住了?是爹爹太丑了?还是梦见什么了吗?”年轻的昌平帝带着笑意,说话温和,衬的那张脸更加如珠如玉。赵麟伸出手,紧紧抱住了自己的父皇。是的,这就是他的父皇。从前的昌平帝温和而谦逊,人人都道大皇子殿下仁德无双。如果没有后来那件事,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仁德天子,也不会逼得慕寒谋反,更不会逼得姐姐与他三年不曾说话。

        赵麟抱的更紧了,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来了:“爹爹,爹爹,麟儿梦见姐姐了,麟儿好想姐姐!”赵麟想着,如果能让父亲现在和姐姐多接触一点,以后他们会不会就会好一点,不会因为误会而渐行渐远,不会因为他人挑拨而失了亲情呢?

        昌平帝赵仲黎,如今的大皇子殿下,听着自己儿子的话,情绪有些低落。:“今儿怎么了,老是吵着要见姐姐?”大皇子赵仲黎一遍安抚着儿子,一边想着自己从出生就没见过几面的女儿。

        当年他的父皇开疆拓土以后,闲来无事,不知怎么,很想养一个孩子在身边。当时自己和二弟的皇妃都身怀六甲,就想等生下来,自己亲手教养一个。于是就让国师锦玉算算他的小皇孙,哪个与自己有缘分?国师锦玉掐算了一番,指着大皇子妃,说:“恭喜陛下,这位皇子妃娘娘,怀的是天降麒麟,该托生凤胎。”

        太祖一听哈哈哈大笑,为什么呢?因为麒麟乃是将才的象征。当年太祖自己也被开国军师所言:“这位龙子是个麒麟!定能为我大夏固国定本!”果不其然,太祖登基以后,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把从高祖手里接下来的江山足足扩充了一半,百姓们人人都赞他为‘神武’。太祖听了国师的话。心里高兴,于是拍板定下,这个孩子就叫赵麒,生下来就被抱到太极宫里养着。

        为了这件事,大皇子妃不知道暗地里掉了多少眼泪,大皇子没有办法,答应等皇子妃养好了身体,再要一个孩子,放在皇子府里亲自养着。所以赵麟才没有像其他小皇孙一样由宫里内务府专人抚养。

        赵仲黎想着,一伸手把赵麟抱起来,道:“等明天爹爹带你去宫里见见你皇祖父,再去看看你姐好不好?我们现在去找麟儿的母妃好不好?”赵麟只好点点头。伸手搂住了父亲的脖子,悄悄贴了上去。

        父皇,麟儿不会让您再做亡国之君,不会让我大夏国破家亡,更不会让姐姐和您关系冷如冰霜。我们一家人,都要好好的。我不要再看着你们死在我面前了。不要。不要。永远不要!赵麟握紧了小小的拳头,在心里暗暗发誓。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