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库之迷

第(1/2)页

春光明媚,百花盛放,然刑道荣心思却沉重。
  自其钱庄业务扩展,财帛渐丰,金银珠宝日益增多,惟原有金库早显不足。
  道荣遂思索新的藏宝之所,欲寻更妥之地保全巨额财富。
  一日,道荣漫游郊外,徜徉湖畔。
  只见湖水澄碧,周围芦苇密布,深幽静谧,颇有隐蔽之感。
  道荣见此美景,忽灵光乍现,顿生奇想:何不将此湖为金库所在?
  道荣密召赵元及数位亲信,议曰:“吾欲于此湖底构建一座密库,以藏我钱庄金银,君等以为何如?”
  赵元闻言,初有疑虑,答曰:“湖底藏金,虽隐蔽非常,但若走漏风声,泄漏消息,恐防御不足,难保无虞。”
  道荣微笑,胸有成竹曰:“此计非权宜之策,吾已有全策。将金银藏于湖底,且设机关重重,严加防护。即使外敌窥伺,亦可牢牢守住。”
  于是,道荣命匠人秘密施工,建造水下金库。
  匠人们用最精良的防水工艺,构筑复杂机关锁,机关设定,一有异动,即可自动封锁,严防外人潜入。
  更设专门的水下守卫队,昼夜巡守,确保安全。
  几月之后,金库方告竣工,道荣亲自潜入湖底察看,见金库坚固异常,心中大喜。
  遂命匠人昼夜转运,将钱庄部分金银秘移入库,整个行动极其隐密,除极少数亲信知情外,无人得知真相。
  道荣更命赵元加强湖周巡逻,严禁外人靠近湖区。
  赵元遂组织精锐骑兵,昼夜轮班巡守,确保无懈可击。
  然天有不测风云,道荣的金库之事终为徐州陶谦所闻,虽不知确切所在,但亦心生觊觎。
  陶谦遂密派探子四处探听消息,欲伺机盗取宝藏。
  一日,探子回报,道荣似有重兵把守某湖,形迹可疑。
  陶谦闻之,心中一动,遂更密切关注此湖。
  知若得此金库,将大大增强己之财力,足以与道荣抗衡。
  道荣虽未知陶谦已窥其密,但以多年来之精明,亦觉某种不安之气渐近。
  遂加紧防护,令赵元更严密巡逻,誓保此湖底金库,确保其成为不竭之金银之源。
  陶谦得知湖底藏宝之事,密令手下探子继续刺探虚实。
  探子数番伪装,或作樵夫,或作渔者,辗转湖畔,窥察赵元兵马之动向,终察知金库确藏于湖底,然防守严密,不敢轻举妄动,遂将此情密报于陶谦。
  陶谦闻之,心生贪念,召集众将谋士,共议如何取此金库。
  其下智囊刘表进言曰:“刑道荣机警狡诈,设防周密,且湖底机关重重,难以潜入。若直接攻取,恐劳师无功,不如以智取之。”
  陶谦曰:“何为智取?”
  刘表曰:“道荣富可敌国,必有多处金库,湖底不过其一耳。若谎称知其藏金于别处,则可使其分兵防守,湖底之防必有所疏。再选健将水性极佳者,悄潜湖底,破其机关,盗取其金。”
  陶谦闻言,大喜道:“善策也!”
  遂命人造谣,谓道荣于湖畔某密林间另有一库,藏金无数,消息不胫而走,转眼传入赵元耳中。
  赵元闻得此事,急报于刑道荣。
  道荣虽不信,然心存疑虑,恐真有泄密,遂令赵元分兵一半,驻于密林一带,务求严加防守。
  赵元分兵之后,湖畔兵力顿时减半。
  陶谦知计已成,便挑选十数名精通水性之士,命其夜潜湖中,伺机潜入湖底金库。
  是夜,湖面风平浪静,守卫不备,陶谦之水鬼悄然潜入库门。
  然库门机关精巧,非熟知其法不能开启,众人尝试多次不得其门而入。
  正愁间,其首领邓晟忽见库门旁一石,雕刻奇特,遂伸手摸索,触得一机括,库门哑然开启。
  众人欣喜若狂,纷纷潜入库内,见其中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不禁目眩神迷。
  于是将带来的袋囊装满,复掩库门而去。
  翌日清晨,赵元巡视湖畔,忽觉湖面异样,忙令潜水守卫队探查。
  及至湖底金库,见库门紧闭,惟锁机略显移位,忙开门验查,发现金银失窃。
  赵元大惊失色,疾报道荣。
  刑道荣闻讯,勃然大怒,立命彻查。
  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