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票房分成一九开!

第(1/2)页

“怎么回事?”吴天民的嗓音顿时提高。

    “是因为”刘处长看了方明华一眼,欲言又止。

    方明华顿时明白什么,说道:“吴厂长,你忙你的,我先回去了。”说完他就站起来。

    “哎不用走,我还要给你说点事。”吴天民说了句,又对刘处长说道:“你说吧,没事。”

    “吴厂长,刚才中影公司的人打电话来说,他们不同意80万元购买《红高粱》拷贝。”

    吴天民听了顿时眉头紧皱:“他们说出多少?”

    “最多70万。”

    吴天民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80万都舍不得出?我们只要求保本都不行?!能在柏林电影节上拿奖的影片竟然还要让我们亏本?!你这不是让我们这些电影人寒心吗?!”

    “但没办法,我们据理力争,人家中影根本就不理我们。”刘处长说道。

    “锤子!中影简直就是个阎王殿!”吴天民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逼急了,老子现在就去燕京,找广电部的领导和他中影打官司!”

    方明华没有回答,他知道吴天民只是发发牢骚,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

    这个年代中影集团一统天下,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独家垄断发行。

    无论制片厂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中影收购价都保持在70-120万之间!

    当然,票房也与你无关。

    不过中影竟然给一部获奖的电影只出最低价70万,这让方明华也有些没想到。

    难道这里面还有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果然,吴天民冷静下来,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我知道,中影那些人看我不顺眼,他们这是报复!”

    “报复?吴厂长,你和中影有过节?”方明华感到好奇,忍不住问道。

    吴天民听了哈哈一笑:“过节?当然有,我早就看那帮人不顺眼了!”

    原来中影公司一统天下垄断,导致全国电影市场1/3左右的发行企业亏损,许多放映单位改业,又反作用到制片企业。

    1987年9月,中国电影展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吴天民再次呼吁打破压在电影制片厂头上的三座大山,激活电影市场,并将矛头直指中影。话一出,中影公司领导包括全体中层干部也一齐撤离。

    有人劝吴天民找老朋友道个歉。可吴天民坚决不干,他说:“我没错,不过是把厂长们讲了好几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听了这些,方明华心里不由得说了一句话。

    牛逼啊

    不过人家也有底气,这几年西影厂在吴天民带领下,蒸蒸日上,连续在国内外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

    去年西影厂拍的几部电影,除了《红高粱》,还有陈开歌拍的《孩子王》,吴天民亲自执导的《老井》。

    《孩子王》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教育贡献奖。

    《老井》获得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奖,而且这三部都是今年金鸡百花奖的获奖大热门。

    放眼全国十六家电影厂,哪个还有这么牛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