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岁月的痕迹

第(1/2)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任天行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想当年,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年少轻狂的少年,怀揣着满腔热血和对未来无限憧憬踏入社会。那时的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有梦想和勇气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
  在学校里,任天行学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复杂的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他曾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甚至有些固执己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明白,社会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无数的灰色地带。
  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任天行经历了许多挫折与磨难。他的棱角被一点点磨平,原本鲜明的个性也变得模糊不清。曾经的豪情壮志渐渐被现实吞噬,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疲惫和无奈。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地适应着这个陌生而又残酷的世界。
  任天行之所以会对那些吃拿卡要、端着铁饭碗的公家人产生不满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国家干部抱有反感态度,其实原因非常简单直接——他实在看不下去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想当年,还在校园中的他,对于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充满了深深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在他眼中,教师这个职业简直就是神圣无比的存在:他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就像那春蚕一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吐丝;又如那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直至化为灰烬方才罢休。
  曾经等待分配时,他满怀憧憬地期待着能够成为一名国家基层干部。
  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他渴望能够深入到最底层,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想象着自己走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交流耕种的心得。
  每一个场景都让他心潮澎湃,因为他知道,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蕴含着无尽的价值和意义。
  他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老百姓谋福祉、办实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种渴望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不断升腾,激励着他向前迈进。他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就一定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往来,如果没有请客送礼、吃喝应酬这些手段,那简直就是一事无成。
  生活中到处弥漫着浓厚的铜臭味,人情世故更是不可或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有些人甚至连畜生都不如,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抢走原本属于别人的份额和机会,然后转手送给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这种行为简直比当年的马步芳土匪还要恶劣,令人发指!
  广袤无垠的天空之下,又怎么可能容纳不下平凡之人呢?人生在世,往往会面临至关重要的三个关卡,也就是那么寥寥几步而已。一旦选择正确,便能够平步青云、节节高升;可若是选错了,那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惊心动魄、如履薄冰,甚至是步步皆错。
  任天行怀着满腔热血来到北京,决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漂一族,开启自己的打工生涯。俗话说得好:“天南海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然而,现实却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尽管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行业,但任天行始终未能找到一份令他满意且愿意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
  他曾经“挑过葱、卖过蒜,”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努力谋生。可他总是不满足现状,总觉得还有更好的机会等待着他。于是,他不断地跳槽换工作,就像爬山一样,爬上一座山后又眺望着更高的山峰,结果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些苦难如影随形般地伴随着他,仿佛永远无法摆脱。
  他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而孤独的旅程。他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鸟儿,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目的地。他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城市和乡村之间,仿佛永远也无法停歇下来。
  就像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满银一样,他终年不归家,四处游荡,靠贩卖老鼠药为生。
  他的离去让家中的妻子兰花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她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