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部落成军编制

第(1/2)页

部落的战斗力,
  夏风还是很上心的,这不仅仅是权力阶层的象征,更是部落实力的象征
  就军制而言,
  夏风也不是想当然的随便制定,毕竟军制是需要使用很久的。
  按照统计,4360个部众当中,
  35岁以上部众将584人,
  10岁以下部众806人,
  10岁到14岁部众有410人,
  剩下的2560人属于青壮年。
  而998的奴隶,则702多人是青壮年,296人是中老年。
  1000奴隶被分成了100组先锋队。(实际上就是敢死队)
  3260部众,则是分成了若干个总队编制。
  按照总队的满编计数,每个总队320人,每个大队160人,每个中队40人,每个小队10人。
  但夏风总感觉,这个叫法有点小日子的意思,
  于是换了个编制,
  参考后世的《周礼夏官司马》,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把部众分成了,
  伍长、什长、司马、士长、夫长、师帅,
  共六个阶别。
  后勤为伍,军兵为什。
  两什一伍为一司马,
  四司为一士,
  五士为一夫,
  师帅管全部。
  也就是说,大夏部落有一个完整的师级军队力量,
  那么夏风的麾下,
  就需要配备5个夫长、25个士长、100个司马、250个什长、125个伍长,共计505个军职。
  多出来的近60人,夏风会先抽调成亲兵,然后再进行兵种分配。
  而兵种分配方面,
  夏风也稍微下了一番功夫,采取配合的方式进行建军。
  首先,
  夏风确定了大营的基本战斗兵种,
  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夏风确立了长矛兵、刀盾兵、弓箭兵。
  兵种的分配方式,
  由最基础单位组成,每个基本单位中,两什战兵,一伍后勤兵,一什先锋队,共计35人。
  35人战兵中,
  10个弓箭手、5个刀盾手、5个抢盾手。
  后勤兵5人、奴隶10人。
  最基础的战斗单位是,两个奴隶当先锋,刀盾手、枪盾手居中,两个弓箭手垫后。
  后勤兵一人,在后方大营看管物资。
  至于各营14岁以下预备兵,被关在部落里面操练,等待月考大比。
  那么2500战兵,加上1000奴隶,刚好组成100个基本单位。
  100个基本单位,则由不同的职位按统管人数,
  在夏风手里领取兵符。
  至于职位的晋升,
  夏风则另外给出了计算方法,
  军职内部竞争,
  第一名增加15个管辖人、第二名增加10个,第三名增加5个,
  其余的没有奖励,
  但年考核最后一名,将会受到降级处分。
  任何人管辖的人数,
  达到职衔数量后,自动提升职位。
  如果有军功,
  则由首领按功劳大小给予奖励,这是首领唯一的特权,
  也是身份崇高额象征。
  至于石索兵、短矛手,则是全员配备,没有明确分化,毕竟打仗的时候远程武器越多,战斗力越强。
  假如战斗的时候需要集中优势,夏风自然会提前集中各种武器,进行人员细分和站位安排。
  目前部落中央的军职,
  总队长阿川、姬石、阿原、阿山、姬康,刚好5人。
  这五人全部转为夫长,
  统管499个部众、100奴隶。
  管事大个子木、姚弓、岩老、姜藤、姬文、妘广、芈化、鸢姑娘、妊竹、妫田、赢正,等。
  全部转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